“應門常吏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門常吏在”全詩
安石還須起,泉明不得歸。
應門常吏在,登席舊寮稀。
遠客長先醉,那知亞相威。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冬夜集張尹后閣》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乘坐烏龜,戴著豹紋頭巾,
白臉映著朱紅衣裳。
安石必須起來,
泉水明亮,無法回歸。
門外的常常吏役在,
上座上的舊同事是少。
遠來的客人喜歡先醉,
誰知道亞相的威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端所寫,表達了對政治人物安石的贊揚和向往,同時也表達了離任之后帶來的無奈和思念。
詩中的第一句“乘龜兼戴豸”,乘坐烏龜并戴著豹紋頭巾,形象描繪了安石作為政治家的威嚴和權勢。
第二句“白面映朱衣”,形容了安石的面容白皙,衣著朱紅鮮艷,更加突出了他的威嚴。
接下來的兩句“安石還須起,泉明不得歸”,表明了詩人對安石的期待,希望他能夠繼續執政,但泉水一旦流出,就無法回去再次懷念過去。
“應門常吏在,登席舊寮稀”,表達了離開后,安石仍然有一些官員在門外等候,但在席間,舊日的同僚已經寥寥無幾。
最后兩句“遠客長先醉,那知亞相威”,形容了遠道而來的客人很喜歡先喝酒,但他們不了解亞相(指安石)的威嚴。
整首詩生動地表現了對安石的景仰和思念之情,同時也透露出離任后權力消退所帶來的無助和失落之感。
“應門常吏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yè jí zhāng yǐn hòu gé
冬夜集張尹后閣
chéng guī jiān dài zhì, bái miàn yìng zhū yī.
乘龜兼戴豸,白面映朱衣。
ān shí hái xū qǐ, quán míng bù dé guī.
安石還須起,泉明不得歸。
yìng mén cháng lì zài, dēng xí jiù liáo xī.
應門常吏在,登席舊寮稀。
yuǎn kè zhǎng xiān zuì, nǎ zhī yà xiāng wēi.
遠客長先醉,那知亞相威。
“應門常吏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