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窗見遠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書窗見遠山”全詩
邊地行人少,平蕪盡日閑。
一蟬陂樹里,眾火隴云間。
羨汝歸茅屋,書窗見遠山。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衛雄下第歸同州》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送衛雄下第歸同州
不才先上第,詞客卻空還。
邊地行人少,平蕪盡日閑。
一蟬陂樹里,眾火隴云間。
羨汝歸茅屋,書窗見遠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端寫給衛雄的送別詩。衛雄在考試中得到了高中的名次,不才的李端卻還在空等。這里的“不才”指的是作者自己。詞客是指具有才華的作家,指的是衛雄自己。詩中描述了邊地行人稀少、平靜的農田,但雜亂的蟬鳴聲和煙霧卻給這個環境帶來了生氣。最后,作者羨慕衛雄能返回他的茅屋,在書窗之間可以眺望遠山。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的羨慕之情,作者雖然是先上第的,但卻沒有能夠享受到衛雄一樣的成就。詩中平靜的農田形成了與忙碌世界的對比。而蟬鳴聲和煙霧則象征著生活的喧囂和繁忙,與農田的寧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最后,作者表達了對衛雄回到自己的茅屋的羨慕之情,這里茅屋和遠山象征著寧靜和寬廣的境界。
整首詩通過對不同環境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衛雄成就和清靜生活的羨慕之情。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平凡人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書窗見遠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èi xióng xià dì guī tóng zhōu
送衛雄下第歸同州
bù cái xiān shàng dì, cí kè què kōng hái.
不才先上第,詞客卻空還。
biān dì xíng rén shǎo, píng wú jǐn rì xián.
邊地行人少,平蕪盡日閑。
yī chán bēi shù lǐ, zhòng huǒ lǒng yún jiān.
一蟬陂樹里,眾火隴云間。
xiàn rǔ guī máo wū, shū chuāng jiàn yuǎn shān.
羨汝歸茅屋,書窗見遠山。
“書窗見遠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