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初種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栽培初種竹”全詩
栽培初種竹,愛護乍生荷。
堂對青山短,門關白日多。
細聽間議論,不似我狂歌。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題龔山長棲閣》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龔山長棲閣》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愛客龔山長,
能容日日過。
栽培初種竹,
愛護始生荷。
堂對青山短,
門關白日多。
細聽間議論,
不似我狂歌。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龔山長棲閣的喜愛和贊美。龔山長棲閣是一座庭院,作者十分喜歡這里的環境和氛圍。他欣賞龔山長棲閣的主人待客之道,每天都能容納許多客人。詩中還描繪了竹子和荷花的栽培,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喜愛和對生命的呵護。作者觀察到庭院對面是青山,但因為距離較近,所以顯得不是很高。詩的最后,作者細聽四周議論之聲,發現與他狂歌的心情不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龔山長棲閣的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情的獨特情感。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作者的感知,展示了詩人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向往和對純真美好生活的追求。作者通過對龔山長棲閣的描繪,表達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真誠待客的贊美。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覺。這種簡潔而質樸的詩風,與宋代文人追求的“心境自然,筆墨簡練”的審美追求相契合,體現了宋代文學的特點。
“栽培初種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ōng shān cháng qī gé
題龔山長棲閣
ài kè gōng shān cháng, néng róng rì rì guò.
愛客龔山長,能容日日過。
zāi péi chū zhǒng zhú, ài hù zhà shēng hé.
栽培初種竹,愛護乍生荷。
táng duì qīng shān duǎn, mén guān bái rì duō.
堂對青山短,門關白日多。
xì tīng jiān yì lùn, bù shì wǒ kuáng gē.
細聽間議論,不似我狂歌。
“栽培初種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