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參差照敵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缺月參差照敵樓”全詩
蒲柳易凋嫌勢去,金湯無用卒和休。
非風仿佛鳴刁斗,缺月參差照敵樓。
廟食封侯何日事,不堪老馬又滁州。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六合道中》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合道中》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十年來,我曾記得這次游歷,有計策能夠收復中原一戰。蒲草和柳樹易于凋謝,我擔憂力量會逐漸消退;黃金雖然熔化成湯,卻無法拯救疲憊的士兵。仿佛風聲模仿著鳴刁斗的聲音,殘缺的月亮參差不齊地照耀著敵樓。我曾期望通過功績獲封侯爵位,但不知何時能夠實現,如今只剩下老去的馬兒和滁州的歸鄉之路。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劉過對戰爭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他在游歷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計策和努力,希望能夠在中原地區取得一次勝利,收復失地。然而,他對事物的變化和力量的衰退感到憂慮,蒲草和柳樹易于凋謝,金湯也無法拯救疲憊的士兵。詩中的風聲和月亮的形象,暗示了戰爭的殘酷和不確定性。最后,作者對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渴望獲得功勛和地位,但不知何時能夠實現,只能面對老去的現實和歸鄉的路途。
賞析:
《六合道中》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戰爭和命運的無情,展示了作者對時局的深刻洞察和對人生的思索。詩中的蒲草、柳樹、金湯等形象,通過對自然界的描繪,表達了人事易變、力量有限的主題。風聲和殘缺的月亮則增添了戰爭的慘烈和無常的意味。最后兩句以廟食封侯和老馬滁州作為意象,展現了作者對功名和前途的渴望,但也暗示了現實的無奈和迷茫。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戰爭和命運的深思熟慮。通過對人世間的變化和力量的無常的描繪,詩詞展現了一種深沉的哲理和對人生命運的思考。
“缺月參差照敵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hé dào zhōng
六合道中
shí nián céng jì cǐ lái yóu, yǒu cè zhōng yuán yī zhàn shōu.
十年曾記此來游,有策中原一戰收。
pú liǔ yì diāo xián shì qù, jīn tāng wú yòng zú hé xiū.
蒲柳易凋嫌勢去,金湯無用卒和休。
fēi fēng fǎng fú míng diāo dǒu, quē yuè cēn cī zhào dí lóu.
非風仿佛鳴刁斗,缺月參差照敵樓。
miào shí fēng hóu hé rì shì, bù kān lǎo mǎ yòu chú zhōu.
廟食封侯何日事,不堪老馬又滁州。
“缺月參差照敵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