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多少不平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間多少不平事”全詩
江南又客諸侯去,梅子愁人四月寒。
半世光陰旋蟻磨,百年舉子上魚竿。
世間多少不平事,盍向廬山靜處看。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送友人得館游南康》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友人得館游南康》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友人離別游南康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人生不如意之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匏大從來速售難,
依人高戴誤儒冠。
江南又客諸侯去,
梅子愁人四月寒。
半世光陰旋蟻磨,
百年舉子上魚竿。
世間多少不平事,
盍向廬山靜處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對友人離去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人生的深刻體悟。首兩句“匏大從來速售難,依人高戴誤儒冠。”表達了時間的飛逝和人事易變,匏瓜雖然生長迅速,但它的價值卻不被重視,而人們對高高戴起的儒冠卻常常產生錯誤的認識。這種比較傳達了作者對于世事轉瞬即逝、珍貴之物被忽視的感嘆。
接下來的兩句“江南又客諸侯去,梅子愁人四月寒。”描繪了友人離開游南康的場景,將江南地區的客人比喻為諸侯,而梅子則象征著冬季的凄涼之感。這里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準確地表達了友人離別的傷感之情。
后兩句“半世光陰旋蟻磨,百年舉子上魚竿。世間多少不平事,盍向廬山靜處看。”則表達了作者對人生歲月的消逝和對世事不平之事的思考。時間如同旋轉的蟻磨一般耗費了半生,百年的努力也只能讓人舉子登上魚竿,這暗示了人生的艱辛和不易。最后一句則呼喚人們應當遠離塵囂,尋找寧靜的廬山,以更加客觀的態度對待世間的紛擾。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友人離別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世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呼喚人們應該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以更加客觀的視角看待世間的不平之事。
“世間多少不平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én dé guǎn yóu nán kāng
送友人得館游南康
páo dà cóng lái sù shòu nán, yī rén gāo dài wù rú guān.
匏大從來速售難,依人高戴誤儒冠。
jiāng nán yòu kè zhū hóu qù, méi zǐ chóu rén sì yuè hán.
江南又客諸侯去,梅子愁人四月寒。
bàn shì guāng yīn xuán yǐ mó, bǎi nián jǔ zǐ shàng yú gān.
半世光陰旋蟻磨,百年舉子上魚竿。
shì jiān duō shǎo bù píng shì, hé xiàng lú shān jìng chù kàn.
世間多少不平事,盍向廬山靜處看。
“世間多少不平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