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大飛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前大飛雪”全詩
蒙茸亦花飛,冷濺征衣濕。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飛雪》是劉過所作,屬于宋代的詩詞作品。這首詩描述了大雪紛飛的景象,以及在這樣的天氣中旅途的艱難。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山前大飛雪,路有何處入。
蒙茸亦花飛,冷濺征衣濕。
詩意:
《飛雪》這首詩以雪景為背景,通過描繪大雪紛飛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詩人在雪中行走,感受到寒冷和濕潤,同時也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和困難。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出自然景觀的美麗和對旅途的思考,同時也傳達出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自然景觀和人的情感相融合,展示了劉過對大自然的細膩觀察和感悟。首句"山前大飛雪,路有何處入"描繪了大雪紛飛的壯麗景象,讓讀者感受到雪花的繁盛和茫茫雪景的遼闊。第二句"蒙茸亦花飛,冷濺征衣濕"則通過形容自己的衣服被雪水打濕,傳達出行走在嚴寒環境中的艱辛和不易。
這首詩以簡約的筆法,表達出詩人在嚴寒的飛雪中行走的體驗,同時也展示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人生旅途的思考。讀者在閱讀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雪花的美麗和紛飛的氣勢,同時也能夠思考人生旅途中的困難和挑戰。
總的來說,劉過的《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飛雪》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將自然景觀與人生旅途相結合,展現了自然的壯美和人的堅韌。這首詩充滿了詩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給讀者帶來了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山前大飛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guō xī lǚ shí dòng èr shí yǒng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
shān qián dà fēi xuě, lù yǒu hé chǔ rù.
山前大飛雪,路有何處入。
méng róng yì huā fēi, lěng jiàn zhēng yī shī.
蒙茸亦花飛,冷濺征衣濕。
“山前大飛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