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道路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往道路隔”全詩
顧瞻此橋上,白云出迎客。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石橋》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石橋》是宋代詩人劉過的作品。這首詩以石橋為題材,通過對橋上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游覽時的喜悅和景致之美。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隔山聞禽聲,
欲往道路隔。
顧瞻此橋上,
白云出迎客。
這首詩的詩意主要圍繞著石橋展開。詩人聽到山那邊傳來鳥兒的鳴叫聲,心生向往,想要過去看看,但山巒阻隔了前進的道路。然而,當他抬頭看著眼前的這座石橋時,白云從橋的那頭飄出來,仿佛在歡迎詩人的到來。
通過簡練的文字描寫,詩人展現了一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致的交融。石橋作為一種人造建筑,與周圍的山巒和鳥聲相互呼應,創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橋梁不僅僅是連接兩地的通道,更成為詩人游覽的目標和詩意的象征。白云出迎的意象則增添了一種仙境般的氣氛,給人一種超脫塵俗的感受。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游覽時的美妙景致和內心的喜悅。通過對橋梁和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一個清新宜人的環境中,讓人感受到大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整首詩以景寫情,以景映情,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展現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與人文融合的審美追求。
“欲往道路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guō xī lǚ shí dòng èr shí yǒng shí qiáo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石橋
gé shān wén qín shēng, yù wǎng dào lù gé.
隔山聞禽聲,欲往道路隔。
gù zhān cǐ qiáo shàng, bái yún chū yíng kè.
顧瞻此橋上,白云出迎客。
“欲往道路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