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江信馬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江信馬行”全詩
久窮知遠舉,多瘦怯衣輕。
今日龍華寺,昔時黃姥城。
廢興吾已解,一醉萬緣清。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題龍華寺壁》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龍華寺壁》是宋代詩人劉過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作者游歷過程中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事梅邊動,荒江信馬行。
在梅樹旁青年的事物在動蕩,荒江中的馬匹奔馳。
久窮知遠舉,多瘦怯衣輕。
長期貧困之中懂得遠行,身體消瘦,衣衫單薄。
今日龍華寺,昔時黃姥城。
今天來到龍華寺,回憶起過去的黃姥城。
廢興吾已解,一醉萬緣清。
廢興已經理解,一次醉酒能洗盡萬緣。
這首詩以游歷的經歷為背景,通過描寫景物和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思考。詩詞中的"青事梅邊動"描繪了梅樹旁的景象,暗示了周圍事物的變化和流動。"荒江信馬行"則以荒涼的江河和奔馳的馬匹形象,表達作者追尋遠方的決心和勇氣。
接下來的兩句"久窮知遠舉,多瘦怯衣輕"則表達了長期貧困生活中的堅持和奮發向上的精神,用身體的消瘦和衣物的薄弱來映襯,突出了作者對遠方的渴望和對艱難環境的應對。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今日龍華寺,昔時黃姥城"的對比,展示了作者游歷的心路歷程。龍華寺代表了現在的場景,而黃姥城則代表了過去的回憶。這種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兩句"廢興吾已解,一醉萬緣清"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紛擾的超脫和洗盡的渴望。廢興即世俗的煩憂和紛擾,作者表示已經理解并超越了這些煩惱,而一次醉酒則能洗去萬般塵緣,達到內心的寧靜和清凈。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和內心情感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游歷經歷中的思考和心境變化,展示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紛擾塵世的超脫追求,具有深邃的詩意和抒發了詩人的個人感受。
“荒江信馬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óng huá sì bì
題龍華寺壁
qīng shì méi biān dòng, huāng jiāng xìn mǎ xíng.
青事梅邊動,荒江信馬行。
jiǔ qióng zhī yuǎn jǔ, duō shòu qiè yī qīng.
久窮知遠舉,多瘦怯衣輕。
jīn rì lóng huá sì, xī shí huáng lǎo chéng.
今日龍華寺,昔時黃姥城。
fèi xìng wú yǐ jiě, yī zuì wàn yuán qīng.
廢興吾已解,一醉萬緣清。
“荒江信馬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