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巖穴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以巖穴幽”全詩
不以巖穴幽,歲晚政自香。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桂壑》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桂壑》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桂壑
叢叢萬橫枝,
羅生雜松篁。
不以巖穴幽,
歲晚政自香。
譯文:
茂密的桂樹覆蓋著整個山谷,
茂盛的松樹和竹子生長交織在一起。
它們并不隱藏在幽深的山洞中,
到了晚年,它們的香氣自然飄散出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谷中繁茂的景象,以及桂樹、松樹和竹子交織成的美妙景觀。桂樹象征高潔和貞節,松樹象征堅韌和長壽,而竹子象征堅韌和正直。這些樹木與竹子并不隱藏在幽深的山洞中,而是在廣闊的山谷中生長繁茂,展現出自然的美麗和香氣。詩人通過描繪這一景象,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事物自然發展的道理。
賞析:
這首詩以山谷中的桂樹、松樹和竹子為描寫對象,通過描繪它們的茂盛和自然的香氣,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力。詩人用簡潔明快的詞語描繪了樹木叢生的景象,給人一種繁茂和生機盎然的感覺。他強調這些樹木并不需要幽深的山洞來藏身,而是在廣闊的山谷中自由生長,展示出自然的美麗和香氣。這種描寫方式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自然法則的理解。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同時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事物自然發展的道理。通過觀察自然景象,詩人傳達了對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贊美,以及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和理解。這首詩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使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和宏偉。
“不以巖穴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guō xī lǚ shí dòng èr shí yǒng guì hè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桂壑
cóng cóng wàn héng zhī, luó shēng zá sōng huáng.
叢叢萬橫枝,羅生雜松篁。
bù yǐ yán xué yōu, suì wǎn zhèng zì xiāng.
不以巖穴幽,歲晚政自香。
“不以巖穴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