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不知身外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死后不知身外物”全詩
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隨樽俎伴風流。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賦羊腰腎羹》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羊腰腎羹》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拔毫已付管城子,
爛胃曾封關內侯。
死后不知身外物,
也隨樽俎伴風流。
詩意:
這首詩詞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幅美食的圖景,同時也折射出作者的人生態度和情感。詩人劉過通過描述羊腰腎羹的制作過程,表達了對美食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感悟。詩詞的意境融入了對生死和物質享受的思考,展現了一種豁達的心態。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運用生動的詞語和形象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了美食的世界。拔毫已付管城子,爛胃曾封關內侯,表達了詩人對羊腰腎羹的崇敬和喜愛之情。同時,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隨樽俎伴風流,展示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洞察和對享受的態度。這里的樽俎指的是祭祀用的酒器和肉食,詩人以此來表達人生的歡樂和享受。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美食和人生的獨特感悟。通過描繪美食的細節,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種愉悅和享受的氛圍。同時,詩人也借美食之喻,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思考,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享受人生的美好。
這首詩詞展示了劉過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美食的熱愛,同時也傳遞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通過將食物與人生相結合,詩人向讀者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豁達自然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在宋代文人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體現了當時社會的一種生活觀念。
“死后不知身外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yáng yāo shèn gēng
賦羊腰腎羹
bá háo yǐ fù guǎn chéng zi, làn wèi céng fēng guān nèi hóu.
拔毫已付管城子,爛胃曾封關內侯。
sǐ hòu bù zhī shēn wài wù, yě suí zūn zǔ bàn fēng liú.
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隨樽俎伴風流。
“死后不知身外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