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傅庭前正解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傅庭前正解船”全詩
紅塵冉冉行天上,黃道骎骎近日邊。
石洞歙溪俱可硯,山肥徽路總堪田。
把茅便欲僑居去,奈此功名未了緣。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入徽州》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入徽州》是宋代劉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的旅行經歷,表達了對名利功名的矛盾思考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中文譯文:
來到徽州,從傅庭前正解船,
夢中忽然已經穿越番川。
紅塵飄飄漂浮于天上,
黃道繞繞接近日邊。
石洞和歙溪都可供硯臺使用,
山肥水美徽州的土地適宜耕種。
擺脫茅草屋,我想要遠離這里,
可是功名利祿還未了結緣。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來到徽州的情景和內心的矛盾。詩人從傅庭前的船上下來,仿佛是在夢中跨越了番川,來到了徽州。他感嘆紅塵漂浮在天空中,黃道繞著日子旋轉。詩中提到的石洞和歙溪,暗示了徽州的獨特風景和文化。山肥水美的徽州土地適宜農耕,給人以富饒的印象。然而,詩人內心卻有一種追求自由和擺脫塵世的渴望,他想放棄茅草屋,離開徽州,但是功名利祿的束縛讓他無法如愿。
賞析:
這首詩通過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追求自由的愿望。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如紅塵冉冉、黃道骎骎,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力。通過對徽州山川田園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贊美和向往。同時,詩人對功名利祿的猶豫和遲疑也讓讀者感受到他內心的掙扎。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徽州的美景,又抒發了詩人對自由的向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自傅庭前正解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 huī zhōu
入徽州
zì fù tíng qián zhèng jiě chuán, mèng zhōng hū yǐ guò fān chuān.
自傅庭前正解船,夢中忽已過番川。
hóng chén rǎn rǎn xíng tiān shàng, huáng dào qīn qīn jìn rì biān.
紅塵冉冉行天上,黃道骎骎近日邊。
shí dòng shè xī jù kě yàn, shān féi huī lù zǒng kān tián.
石洞歙溪俱可硯,山肥徽路總堪田。
bǎ máo biàn yù qiáo jū qù, nài cǐ gōng míng wèi liǎo yuán.
把茅便欲僑居去,奈此功名未了緣。
“自傅庭前正解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