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斜陽未見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后斜陽未見晴”全詩
筍輿十里宣溪路,劃地濃云腳里行。
分類:
作者簡介(劉過)

劉過(1154~1206)南宋文學家,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縣)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蘇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布衣終身。曾為陸游、辛棄疾所賞,亦與陳亮、岳珂友善。詞風與辛棄疾相近,抒發抗金抱負狂逸俊致,與劉克莊、劉辰翁享有“辛派三劉”之譽,又與劉仙倫合稱為“廬陵二布衣”。有《龍洲集》、《龍洲詞》。
《自宣溪過早禾渡》劉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宣溪過早禾渡》是宋代劉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后斜陽未見晴,
黎明時分紅日報空明。
筍輿十里宣溪路,
行人腳步劃破地上濃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雨后斜陽的景象,天空依然沒有晴朗起來。黎明時分,紅日冉冉升起,照耀著空明的天空。詩人通過描述一位行人在宣溪路上行走,形容他的腳步劃破地上積聚的濃云,表現出一種堅定的前行姿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雨后的景色,將行人的腳步與濃云相對應,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意象。詩中的雨后斜陽和黎明時分的紅日,反映了自然界的變幻和循環。詩人通過描述行人的腳步劃破濃云,表達了他的決心和毅力,意味著他在困難和挑戰面前仍然堅持前行。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的行動,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人的心境和情感。這種對自然的觀察和內心感受的結合,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這首詩以簡短的句子和清晰的意象,給人一種簡潔而深思的感受,使讀者能夠在詩意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力量。
“雨后斜陽未見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xuān xī guò zǎo hé dù
自宣溪過早禾渡
yǔ hòu xié yáng wèi jiàn qíng, xiǎo kàn hóng rì bào kōng míng.
雨后斜陽未見晴,曉看紅日報空明。
sǔn yú shí lǐ xuān xī lù, huà dì nóng yún jiǎo lǐ xíng.
筍輿十里宣溪路,劃地濃云腳里行。
“雨后斜陽未見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