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墻兀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荒草墻兀兀”全詩
吾盧已煨燼,荒草墻兀兀。
墻東大梨樹,惟此為舊物。
火燒枝葉盡,老本更奇崛。
眾鳥罷高棲,空庭失清樾。
鄰兒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豈知昂霄勢,長養自毫末。
寒堤孤碓在,廢圃鳴泉出。
衡茅且經營,霜霰昔倉猝。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論俗十二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論俗十二首》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水環繞的鄉村景象。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茲鄉山水佳,昔乃為盜窟。
此地山水優美,但過去曾是盜賊的巢穴。
吾盧已煨燼,荒草墻兀兀。
我的家園已經燒成灰燼,荒草叢生,墻體孤立。
墻東大梨樹,惟此為舊物。
墻東有一棵巨大的梨樹,是唯一留存的古物。
火燒枝葉盡,老本更奇崛。
火焰燒毀了樹枝和葉子,反而使樹干更顯奇特而陡峭。
眾鳥罷高棲,空庭失清樾。
眾鳥停止在高處棲息,空曠的庭院失去了清新的氛圍。
鄰兒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鄰居們為了生計而砍伐柴薪,頻繁地傷害砍伐周圍的樹木。
豈知昂霄勢,長養自毫末。
他們是否知道這些樹木擁有壯麗的氣勢,是經過長時間培育而成的。
寒堤孤碓在,廢圃鳴泉出。
寒冷的堤岸上只有孤獨的石磨,廢棄的菜園里傳來泉水的聲音。
衡茅且經營,霜霰昔倉猝。
我只能勉力經營著簡陋的茅屋,霜雪過去曾匆忙到來。
這首詩詞以敘事的方式描繪了一個鄉村景象,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反映了社會動蕩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詩中山水秀麗,但曾是盜賊的巢穴,墻體破敗,荒草叢生,表達了鄉村的凄涼與荒廢。同時,詩人通過描寫燒毀的梨樹,強調了生命的頑強和堅韌,以及對于自然環境的珍惜之情。最后,詩人以自己衡茅經營的生活狀態以及過去的霜雪來對比,表達了對于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于現實生活的堅守。
這首詩詞描繪了鄉村景象,通過對物象的描繪,抒發了對于社會變遷的感嘆和對于生活的思考。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于鄉村環境的痛惜和對于生活的熱愛,同時也透露出對于社會亂象的憂慮與思考。整首詩意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荒草墻兀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n sú shí èr shǒu
論俗十二首
zī xiāng shān shuǐ jiā, xī nǎi wèi dào kū.
茲鄉山水佳,昔乃為盜窟。
wú lú yǐ wēi jìn, huāng cǎo qiáng wù wù.
吾盧已煨燼,荒草墻兀兀。
qiáng dōng dà lí shù, wéi cǐ wèi jiù wù.
墻東大梨樹,惟此為舊物。
huǒ shāo zhī yè jǐn, lǎo běn gèng qí jué.
火燒枝葉盡,老本更奇崛。
zhòng niǎo bà gāo qī, kōng tíng shī qīng yuè.
眾鳥罷高棲,空庭失清樾。
lín ér lì xīn cuàn, wǎng wǎng sì qiāng fá.
鄰兒利薪爨,往往肆戕伐。
qǐ zhī áng xiāo shì, zhǎng yǎng zì háo mò.
豈知昂霄勢,長養自毫末。
hán dī gū duì zài, fèi pǔ míng quán chū.
寒堤孤碓在,廢圃鳴泉出。
héng máo qiě jīng yíng, shuāng sǎn xī cāng cù.
衡茅且經營,霜霰昔倉猝。
“荒草墻兀兀”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