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林逗遠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林逗遠風”全詩
茶甌烹葉白,果饤剝方紅。
小壘常稀訟,鄰邦近息戎。
民謠知善政,佽助亦何功。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午枕回清夢,疏林逗遠風。
茶甌烹葉白,果饤剝方紅。
小壘常稀訟,鄰邦近息戎。
民謠知善政,佽助亦何功。
譯文:
午后靠在枕上回憶著一個清澈的夢,稀疏的林木中飄來遠風。
茶盞中煮著嫩綠的茶葉,果盤里剝開鮮紅的水果。
小國之間的爭斗往往不多,鄰邦之間的戰爭也漸漸減少。
人們通過民間歌謠了解到善政的好處,輔佐者又有何功績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一幅寧靜和和諧的景象。午后的閑暇時光,讓人回憶起一場清澈夢境,通過午枕的回憶,展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與愜意。疏林逗遠風的描繪,讓人感受到微風拂過稀疏的樹林,帶來一份寧靜和清新。
詩中的茶甌烹葉白,果饤剝方紅,通過對茶葉和水果的描繪,展現了一種溫暖和寧靜的生活狀態。茶葉的白色和果實的紅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寓意著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變化。
小壘常稀訟,鄰邦近息戎,表達了小國之間的爭斗往往不多,鄰邦之間的戰爭也逐漸減少的現象。這種和平的局面使得人們能夠過上安定的生活,享受和睦與寧靜。
最后兩句"民謠知善政,佽助亦何功",表達了善政給人們帶來的福祉和益處。民謠作為一種傳統的文化形式,傳遞著善政的信息,而那些輔佐善政的人們又能為社會做出多大的貢獻呢?這種反問呼應了整首詩的主題,強調了善政對人民的重要性。
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詩人劉子翚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寧靜、和諧和善政的向往,呈現了宋代社會相對安定和繁榮的一面。這首詩詞以平和的筆調,展現了一種理想中的生活狀態,給人以寧靜、舒適和思考的空間。
“疏林逗遠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shǒu chàng hè hóng zì yùn shī bā shǒu
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
wǔ zhěn huí qīng mèng, shū lín dòu yuǎn fēng.
午枕回清夢,疏林逗遠風。
chá ōu pēng yè bái, guǒ dìng bō fāng hóng.
茶甌烹葉白,果饤剝方紅。
xiǎo lěi cháng xī sòng, lín bāng jìn xī róng.
小壘常稀訟,鄰邦近息戎。
mín yáo zhī shàn zhèng, cì zhù yì hé gōng.
民謠知善政,佽助亦何功。
“疏林逗遠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