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君帝城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君帝城去”全詩
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才長作客,有命懶謀身。
近更嬰衰疾,空思老漢濱。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送友入關》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中文譯文:
聽說你要離開皇城,我向西方眺望,只能看見你的一塊手絹。夕陽下看到秋草,晚年卻遇到了故友。雖然不是天才,但命運讓我不愿為自己謀身。近來我病倦衰老,心中空想著北岸的老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李端的《送友入關》。詩人以自己與友人的別離為線索,表達了自己晚年的無奈與疲憊之情。詩人深情地送別友人,但他心中卻充滿了遺憾和無力。詩人以相對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生命的疲憊和對過去的眷戀。
首先,詩人聽聞友人要離開皇城,他望著西方的方向,只能看見友人留下的一塊手絹,這是詩中的視覺形象之一。這一情節從側面展示了友人已經離去,以及詩人無力彼此分別的悲傷之情。
接著,詩人在落日的光輝中看到了凄涼的秋草。秋草象征著殘敗和孤寂,與詩人晚年的心境相呼應。詩人晚年逢上了故友,這是一種巧合,也是對戀舊、懷舊情感的聯系。故友的出現給了詩人一種安慰,但也勾起了對失去的歲月的回憶和思索。
而詩人在最后兩句中,表達了自己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也無力謀取更好的生活。他感到自己身體衰老,思緒疲憊,空洞地想著北岸的老人。北岸的老人象征著寧靜和舒適,對詩人而言,這是一種留戀過去的情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友人的離去和詩人晚年的心境,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眷戀和對現實的無奈。詩人通過簡約的語言,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疲憊,以及生命的終極奧秘。
“聞君帝城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ǒu rù guān
送友入關
wén jūn dì chéng qù, xī wàng yī zhān jīn.
聞君帝城去,西望一沾巾。
luò rì jiàn qiū cǎo, mù nián féng gù rén.
落日見秋草,暮年逢故人。
fēi cái zhǎng zuò kè, yǒu mìng lǎn móu shēn.
非才長作客,有命懶謀身。
jìn gèng yīng shuāi jí, kōng sī lǎo hàn bīn.
近更嬰衰疾,空思老漢濱。
“聞君帝城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