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言端的有如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盟言端的有如江”全詩
翠華回蹕清馳道,繡指觀風絕犬龐。
凱奏花卿初卷甲,詩成草圣屢題窗。
還朝有策裨聰明,納諫那憂以杖撞。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次韻劉憲詩二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劉憲詩二首》是劉子翚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高城已經建起,接受敵人的降服,
盟約之言如江水般清澈。
翠華回宮,車馬飛馳在道路上,
繡指觀風,觀賞風景,犬龐已然不再。
凱歌奏響,花卿初次穿甲戰袍,
作詩成為了草圣,屢次題詩于窗戶。
重返朝廷,有著明智的策略,輔佐君主,
納諫不再擔憂會被責罰。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名叫劉憲的人已經建立起高城,接受敵人的降服。詩人以江水的清澈來比喻盟言的真實可靠。車馬飛馳的場景表達了翠華回宮的壯麗場面,而觀賞風景則象征著世間的美好已經超越了犬龐(指雜亂的局面)。在詩中,劉憲首次穿上甲胄,被稱為花卿,成為了草圣,多次在窗戶上題詩。最后,他重返朝廷,有著明智的策略,能夠納諫而不再擔憂會被責罰。
賞析:
該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劉憲的事跡和品質。高城的建立和敵人的降服表明了他的英勇和決心。詩中所提到的盟言清澈如江水,體現了他的信守諾言的品質。翠華回宮的場景形象生動,展現了劉憲的官職地位和威嚴。繡指觀風一句,則突出了他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和追求。凱歌奏響、花卿初卷甲、草圣屢題窗,表達了劉憲的才華和成就。最后,詩中提到他重返朝廷,有明智的策略,能夠納諫不憂被責罰,顯示了他聰明智慧和能力。
該詩通過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劉憲的英勇、誠信、追求美好和聰明才智。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對于忠誠、才華和智慧的重視。整首詩情節緊湊,意境深遠,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盟言端的有如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liú xiàn shī èr shǒu
次韻劉憲詩二首
yǐ zhù gāo chéng shòu lǔ jiàng, méng yán duān dì yǒu rú jiāng.
已筑高城受虜降,盟言端的有如江。
cuì huá huí bì qīng chí dào, xiù zhǐ guān fēng jué quǎn páng.
翠華回蹕清馳道,繡指觀風絕犬龐。
kǎi zòu huā qīng chū juǎn jiǎ, shī chéng cǎo shèng lǚ tí chuāng.
凱奏花卿初卷甲,詩成草圣屢題窗。
hái cháo yǒu cè bì cōng míng, nà jiàn nà yōu yǐ zhàng zhuàng.
還朝有策裨聰明,納諫那憂以杖撞。
“盟言端的有如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三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