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烈英標尚想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烈烈英標尚想存”全詩
已脫遺孤安趙氏,更輕一死報公孫。
荒林雀噪風常急,古道人稀日自昏。
惆悵九原如可作,欲憑楚些為招魂。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程嬰墓》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程嬰墓》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本詩以程嬰的墓為背景,表達了對英勇烈士的追憶和懷念之情。
詩詞中文譯文:
停車莽蒼認孤墳,
烈烈英標尚想存。
已脫遺孤安趙氏,
更輕一死報公孫。
荒林雀噪風常急,
古道人稀日自昏。
惆悵九原如可作,
欲憑楚些為招魂。
詩意和賞析:
《程嬰墓》通過描繪程嬰的墳墓,表達了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程嬰是一個英勇的烈士,他的事跡仍然讓人難以忘懷。第一句描述了詩人騎著馬停下來,在荒涼蒼茫的景色中尋找孤墳,這充滿了悲痛和無奈之情。第二句表達了程嬰英勇的事跡依然讓人尊敬和緬懷。第三句則指出程嬰已經離開了世間,不再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他的家族已經得到安撫。第四句表達了程嬰寧愿再次輕松地死去來報答公孫,顯示了他對公孫的忠誠和感激之情。接下來的兩句描繪了荒林中鳥雀的喧鬧和風的呼嘯,襯托出古道上的人稀景象,暗示了程嬰事跡的輝煌已經過去,如今很少有人能夠領悟和理解。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惆悵之情,他希望自己的詩作能夠召喚起程嬰的靈魂,讓他在九原之上再次展現壯麗的風采。
整首詩以簡練而凄美的語言,通過墓碑所寄寓的思念和對英勇烈士的崇敬,展現了劉子翚對程嬰的贊美和懷念之情。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易逝的思考,以及對英雄事跡的傳頌和英靈永存的渴望。
“烈烈英標尚想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yīng mù
程嬰墓
tíng chē mǎng cāng rèn gū fén, liè liè yīng biāo shàng xiǎng cún.
停車莽蒼認孤墳,烈烈英標尚想存。
yǐ tuō yí gū ān zhào shì, gèng qīng yī sǐ bào gōng sūn.
已脫遺孤安趙氏,更輕一死報公孫。
huāng lín què zào fēng cháng jí, gǔ dào rén xī rì zì hūn.
荒林雀噪風常急,古道人稀日自昏。
chóu chàng jiǔ yuán rú kě zuò, yù píng chǔ xiē wèi zhāo hún.
惆悵九原如可作,欲憑楚些為招魂。
“烈烈英標尚想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