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蟾宮盡假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雁塔蟾宮盡假途”全詩
六經堂上歸來日,飽讀平生未見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寄如愚珙二首》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如愚珙二首》是宋代劉子翚的作品。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情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名利和虛榮的深思熟慮。他通過雁塔和蟾宮的比喻,暗喻世俗的名譽和虛幻的追求都是虛假的,沒有真實的價值。作者強調了實際的行動和真正的學問對于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他自省地表示自己雖然回到六經堂,但讀書的過程卻未曾見到真正的收獲,暗示了個人的不滿和對于虛浮的學問的批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寓意深遠的方式傳遞了作者對于名利和虛榮的看法。通過雁塔和蟾宮的象征,詩人表達了對社會虛榮和虛假追求的不屑和批判。他強調了實際行動和真正學問的重要性,暗示了真正的人生成就需要通過實際的努力和真實的知識來實現。作者的自省和不滿也在詩中體現出來,他對于虛浮的學問和浮夸的名聲的反思和質疑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
這首詩詞內容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于虛榮和追求的批判,以及對于實際行動和真正學問的強調,詩人呈現了自己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社會現象的觀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于人生的思索,同時也能夠引發對于名利和虛榮的反思,思考真正的人生意義和價值所在。
“雁塔蟾宮盡假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rú yú gǒng èr shǒu
寄如愚珙二首
yàn tǎ chán gōng jǐn jiǎ tú, yào xū xíng shí fù míng yù.
雁塔蟾宮盡假途,要須行實副名譽。
liù jīng táng shàng guī lái rì, bǎo dú píng shēng wèi jiàn shū.
六經堂上歸來日,飽讀平生未見書。
“雁塔蟾宮盡假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