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掩青山朝暮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門掩青山朝暮色”全詩
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
鴻冥豈復驚塵網,鶚薦虛聞達帝臺。
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間杖屐喜相陪。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訪原仲》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原仲》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曾聽聞自古以來有許多才華橫溢的人,
年老時仍然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識,隱居在深山之中。
門戶緊閉,只見青山朝朝暮暮的變幻色彩,
有客人來了,我便倒上幾杯濁酒。
天空高遠,何懼塵埃的紛擾,
就像鶚鳥將虛妄的傳聞獻給帝王的宮殿一樣。
我也隨心所欲地沉浸在山谷幽靜之中,
享受著云間的漫步,喜歡與山中的杖屐為伴。
詩意和賞析:
《訪原仲》以自然山水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追求真理的生活態度。詩中的"原仲"指的是隱士或學者,象征了追求知識和追求精神自由的人。詩人通過描述自己傾聽古代智者的故事,以及自己隱居山中、與山水相伴的生活,表達了對知識追求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布及自昔有遺才,白首窮經隱澗隈"表明詩人對歷代有才華的人的贊嘆之情,他們在年老之時仍然不斷追求知識。接下來的"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描繪了詩人隱居山中的生活,靜謐而自由,有客人來訪時,詩人以濁酒招待,展現了他的豁達和隨性的態度。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用"鴻冥豈復驚塵網,鶚薦虛聞達帝臺"來比喻自己和隱士一樣,追求真理和自由的人不受塵世瑣事的干擾,他們的思想和見解能夠超越世俗的桎梏,似鶚鳥獻上虛妄傳聞給帝王,象征著智者的思想傳達給世人。
最后兩句"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間杖屐喜相陪"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追求,他喜歡沉浸在山谷的寧靜中,與杖屐(拐杖和草鞋)為伴,享受云間的漫步。這表現了詩人追求自由、超脫塵世的心境,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
綜上所述,《訪原仲》通過描繪自然山水和隱逸生活,表達了詩人對知識追求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對自然和寧靜的熱愛。這首詩詞展現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情懷,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文化中隱逸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
“門掩青山朝暮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yuán zhòng
訪原仲
bù jí zì xī yǒu yí cái,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yǐn jiàn wēi.
布及自昔有遺才,白首窮經隱澗隈。
mén yǎn qīng shān zhāo mù sè, kè lái zhuó jiǔ liǎng sān bēi.
門掩青山朝暮色,客來濁酒兩三杯。
hóng míng qǐ fù jīng chén wǎng, è jiàn xū wén dá dì tái.
鴻冥豈復驚塵網,鶚薦虛聞達帝臺。
wǒ yì fàng qíng yī yī hè, yún jiān zhàng jī xǐ xiāng péi.
我亦放情依一壑,云間杖屐喜相陪。
“門掩青山朝暮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