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更臨風思遠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更臨風思遠游”全詩
夕郎自是金門客,莫更臨風思遠游。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次韻挹山亭張子猷絕句》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次韻挹山亭張子猷絕句》
朝代:宋代
作者:劉子翚
鶴駕騰空春復秋,
淡煙寒日鎖林丘。
夕郎自是金門客,
莫更臨風思遠游。
中文譯文:
白鶴翱翔于春秋之間,
輕煙寒日鎖住林丘。
夕陽西下的郎君自是金門的客人,
不必再臨風思念遠方的游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子翚創作的絕句,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為主題,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向往。
首句描述了一只鶴在春秋之間自由翱翔的景象,通過描繪鶴的自由飛翔,表達了作者內心對自由與美好的向往。
第二句以"淡煙寒日"來描繪秋日的景色,并用"鎖"來形容林丘,暗示了作者思念之情的壓抑和束縛。這里的林丘可以理解為一種象征,代表了作者所處的環境和現實的限制。
第三句中的"夕郎"指的是作者自己,意指夕陽下的郎君。金門是指金門島,位于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海峽,因此"金門客"可以理解為身處邊境的人。作者自稱為金門客人,意味著他身處邊緣地帶,與家鄉相隔遙遠,思念之情更加強烈。
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不愿再受思念之苦,呼吁自己不要再沉湎于對遠方的思念,而是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夢想中的遠行和冒險。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自由、遠方和冒險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局限和思念之苦的感慨。這首詩情感真摯,富有詩意,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莫更臨風思遠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ì shān tíng zhāng zi yóu jué jù
次韻挹山亭張子猷絕句
hè jià téng kōng chūn fù qiū, dàn yān hán rì suǒ lín qiū.
鶴駕騰空春復秋,淡煙寒日鎖林丘。
xī láng zì shì jīn mén kè, mò gèng lín fēng sī yuǎn yóu.
夕郎自是金門客,莫更臨風思遠游。
“莫更臨風思遠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