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從綺窗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聲從綺窗來”全詩
隨風更迢遞,縈云暫徘徊。
余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不見理箏人,遙知心所懷。
寧悲舊寵棄,豈念新期乖。
含情郁不發,寄曲宣余哀。
一彈飛霜零,再撫流光頹。
每恨聽者稀,銀甲生浮埃。
幽幽孤鳳吟,眾鳥聲難諧。
盛年嗟不偶,況乃容華衰。
道同符片諾,志異勞百媒。
棲棲墻東客,亦抱凌云才。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聞箏作》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箏作》是宋代詩人劉子翚的作品。這首詩以夜晚聽箏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詩人描述了月高夜晚,箏聲從美麗的窗戶中傳來。箏聲隨風飄蕩,回旋不定,像云彩一樣繚繞徘徊。余音繞梁,猶如可以玩賞的美妙音樂,琴弦紛紛相互催動。雖然看不見演奏箏曲的人,但從遠處可以感知到他內心的情感。
詩人不愿意悲傷舊時的寵愛被拋棄,也不去思念新的期許被拒絕。他內心充滿了含蓄的情感,通過曲調表達出他內心的哀愁。一次次彈奏,音符如霜花飄零,再次撫弄時,光陰已逝。詩人常常感到遺憾,因為幾乎沒有人能欣賞他的音樂,只有銀甲生塵埃的孤鳳在幽幽地吟唱,與其他鳥兒的聲音難以和諧。
詩人感嘆自己正值盛年,卻與命運不合,容顏逐漸衰老。他有才華,但志向卻不得志,努力卻無人理解。他孤居東墻,如同一位凌云之士,懷抱著遠大的抱負。
這首詩以深沉、憂郁的筆調展示了劉子翚的心境。詩人通過描述夜晚聽箏的情景,抒發了自己對于生活中挫折與孤獨的感受。詩中的箏聲、月光和孤鳳等意象,與詩人內心的愁思相呼應,形成了一幅意境深遠、富有禪意的畫面。
“聲從綺窗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zhēng zuò
聞箏作
yuè gāo yè míng zhēng, shēng cóng qǐ chuāng lái.
月高夜鳴箏,聲從綺窗來。
suí fēng gèng tiáo dì, yíng yún zàn pái huái.
隨風更迢遞,縈云暫徘徊。
yú yīn ruò kě wán, fán xián hù xiāng cuī.
余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bú jiàn lǐ zhēng rén, yáo zhī xīn suǒ huái.
不見理箏人,遙知心所懷。
níng bēi jiù chǒng qì, qǐ niàn xīn qī guāi.
寧悲舊寵棄,豈念新期乖。
hán qíng yù bù fā, jì qū xuān yú āi.
含情郁不發,寄曲宣余哀。
yī dàn fēi shuāng líng, zài fǔ liú guāng tuí.
一彈飛霜零,再撫流光頹。
měi hèn tīng zhě xī, yín jiǎ shēng fú āi.
每恨聽者稀,銀甲生浮埃。
yōu yōu gū fèng yín, zhòng niǎo shēng nán xié.
幽幽孤鳳吟,眾鳥聲難諧。
shèng nián jiē bù ǒu, kuàng nǎi róng huá shuāi.
盛年嗟不偶,況乃容華衰。
dào tóng fú piàn nuò, zhì yì láo bǎi méi.
道同符片諾,志異勞百媒。
xī xī qiáng dōng kè, yì bào líng yún cái.
棲棲墻東客,亦抱凌云才。
“聲從綺窗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