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聞妙游無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清聞妙游無方”全詩
色含三秋玉沆瀣,韻壓六尺金狻猊。
明窗澹澹浮薰起,故人警余良有以。
心清聞妙游無方,萬石只在吾家傍。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向元伯寄爇香陶爐有心清聞妙之語》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向元伯寄爇香陶爐有心清聞妙之語》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的"鄱江細壤如凝脂"描繪了鄱陽湖的土壤細膩如凝脂,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陶成小爐圓凈姿"描述了一座精美的小陶爐,形狀圓潤而純凈,給人以美的享受。
"色含三秋玉沆瀣,韻壓六尺金狻猊"這兩句意味深長。"三秋玉沆瀣"表達了陶爐的色澤如玉,兼具了玉的質感和光澤,使得陶爐的美和珍貴感得以體現。"六尺金狻猊"則表達了陶爐的韻律和氣勢,狻猊是傳說中的神獸,金狻猊象征著尊貴和莊嚴。這兩句詩語既揭示了陶爐的美麗,又給人以高貴和尊崇的感受。
"明窗澹澹浮薰起,故人警余良有以"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在明亮的窗前靜靜地燃香,煙霧輕盈地升騰起來。詩中的"故人"指的是親友,"警余良有以"表示朋友提醒作者的用意。這暗示了詩人在欣賞陶爐之時,朋友的提醒使他心境清明,使得他更加珍惜此刻的美好與享受。
"心清聞妙游無方,萬石只在吾家傍"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內心清明且愉悅的狀態,他能夠傾聽到陶爐傳遞出的妙語,無拘無束地游走其中。"萬石只在吾家傍"則表明這座陶爐的珍貴和獨特,它只在詩人的家中,象征著詩人的特殊身份和享受。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陶爐之美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意義的運用,展示了作者的審美情趣和對美的追求。整首詩以平和、舒適的語調,將作者的內心體驗與外界景物相融合,給人以寧靜、愉悅的感受。同時,詩中還透露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使整首詩具有情感的層次和豐富性。
“心清聞妙游無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g yuán bó jì ruò xiāng táo lú yǒu xīn qīng wén miào zhī yǔ
向元伯寄爇香陶爐有心清聞妙之語
pó jiāng xì rǎng rú níng zhī, táo chéng xiǎo lú yuán jìng zī.
鄱江細壤如凝脂,陶成小爐圓凈姿。
sè hán sān qiū yù hàng xiè, yùn yā liù chǐ jīn suān ní.
色含三秋玉沆瀣,韻壓六尺金狻猊。
míng chuāng dàn dàn fú xūn qǐ, gù rén jǐng yú liáng yǒu yǐ.
明窗澹澹浮薰起,故人警余良有以。
xīn qīng wén miào yóu wú fāng, wàn dàn zhī zài wú jiā bàng.
心清聞妙游無方,萬石只在吾家傍。
“心清聞妙游無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