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造佳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爾造佳處”全詩
徜徉山水窟。
適意忘晨暮。
疏鐘巖北寺,細竹溪南路。
中流石參錯,不礙潺湲注。
泓澄小龍潭,潤氣金碧聚。
時驚木葉墜,俯見魚蝦度。
斯游非預期,偶爾造佳處。
幼輿丘壑情,陶令琴觴趣。
淹留慰所愿,惟以賓友故。
夕陽淡寒山,遲回不能去。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游龍潭》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龍潭》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四位朋友一同游覽龍潭的景色,與一位僧人相伴,他們在山水之間流連忘返。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四位客人一同笑談,一位僧人陪伴著他們,踏著木屐拄著杖。他們在山水之間徜徉,完全忘卻了早晨和傍晚的時光。山中傳來稀疏的鐘聲,北邊有一座修建在巖石上的寺廟,南邊是一條細流旁的竹林小路。溪水蜿蜒流淌,石頭參差錯落,但不妨礙潺潺的水聲。清澈明亮的小龍潭,水中倒映著金碧之光。不時有樹葉落下,低頭可以看見魚兒和蝦蟹穿行。我們的游玩并非事先計劃,偶爾發現了這個美好的地方。年少時的激情和對山水的喜愛,使我們仿佛置身于陶淵明的琴酒之樂。我們停留在這里,滿足了內心的愿望,唯有因為彼此的交情。夕陽漸漸消失在寒山之中,我們徘徊往返,不舍離去。
詩意:
《游龍潭》通過描繪四位朋友游覽龍潭的景色,表達了他們忘卻時間的愉悅和對自然山水的喜愛。詩中的山水景色和人物情感相互交織,展現出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詩中還描繪了一種意外的發現和享受的心境,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賞析:
《游龍潭》以寫景的手法展示了山水之間的美景,同時融入了人物情感和內心體驗。詩中的龍潭、溪流、竹林等景物形象生動,通過描繪細節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作者在描寫山水之美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友情和自然的熱愛。詩中的四位客人和一位僧人共同享受山水之樂,彼此間的交情使他們更加珍惜眼前的美景,忘卻時間的流逝。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夕陽消逝的感慨,作者不舍離去,展現出對美好時刻的珍惜和無盡的遺憾。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傳遞了對友情和自然的贊美與珍視,引起讀者對美好時刻和自然的思考與共鳴。
“偶爾造佳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lóng tán
游龍潭
sì kè tóng xiào yán, yī sēng péi zhàng jù.
四客同笑言,一僧陪杖屨。
cháng yáng shān shuǐ kū.
徜徉山水窟。
shì yì wàng chén mù.
適意忘晨暮。
shū zhōng yán běi sì, xì zhú xī nán lù.
疏鐘巖北寺,細竹溪南路。
zhōng liú shí cēn cuò, bù ài chán yuán zhù.
中流石參錯,不礙潺湲注。
hóng chéng xiǎo lóng tán, rùn qì jīn bì jù.
泓澄小龍潭,潤氣金碧聚。
shí jīng mù yè zhuì, fǔ jiàn yú xiā dù.
時驚木葉墜,俯見魚蝦度。
sī yóu fēi yù qī, ǒu ěr zào jiā chù.
斯游非預期,偶爾造佳處。
yòu yú qiū hè qíng, táo lìng qín shāng qù.
幼輿丘壑情,陶令琴觴趣。
yān liú wèi suǒ yuàn, wéi yǐ bīn yǒu gù.
淹留慰所愿,惟以賓友故。
xī yáng dàn hán shān, chí huí bù néng qù.
夕陽淡寒山,遲回不能去。
“偶爾造佳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