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追膛無三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兒時追膛無三捷”全詩
兒時追膛無三捷,老去荒唐更十分。
木裹液{滿氵右木}將底用,韶邊朋肯豈堪聞。
卻慚鋟板能流惡,一付焚如政賴君。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子靜閱仆舊舉子文有詩因次原韻》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子靜閱仆舊舉子文有詩因次原韻》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雪像黑云一般飛舞,
輕搖毛筆已經成就了文字。
小時候追逐的勝利已經消失,
老去后的荒唐更加深重。
木板包裹著裝滿墨水的底部,
在韶州的邊境,朋友是否愿意聽聞?
但我慚愧于自己制造了惡劣的作品,
我愿意獻上一副燒毀的畫作,如同依賴你的治理。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學創作的反思與自責。詩中通過描繪雪花飛舞、毛筆揮灑,以及回憶童年時追逐勝利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對年少時的憧憬和對成功的向往。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作者感到自己的成就漸漸消失,老去后的生活變得荒唐無意義。詩人自責地認為自己的作品質量不佳,宛如焚燒了一幅畫作,與政治賴以治理國家一樣無用。詩詞中透露出對自身才華的懷疑和對時間流逝的無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自責和無奈。通過對雪花、毛筆、童年回憶等形象的描繪,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經歷與讀者產生共鳴。詩中的對比手法也很巧妙,將童年時的追逐勝利與老去后的荒唐對比,突顯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轉變。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文學創作的懷疑與自責,以及對讀者的期望與依賴。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一種深深的思索和共鳴的感覺。
“兒時追膛無三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i jìng yuè pū jiù jǔ zǐ wén yǒu shī yīn cì yuán yùn
子靜閱仆舊舉子文有詩因次原韻
xuě hú wū shā qì shì yún, yáo háo bù shùn yǐ chéng wén.
雪縠烏紗氣似云,搖毫不瞬已成文。
ér shí zhuī táng wú sān jié, lǎo qù huāng táng gèng shí fēn.
兒時追膛無三捷,老去荒唐更十分。
mù guǒ yè mǎn shui yòu mù jiāng dǐ yòng, sháo biān péng kěn qǐ kān wén.
木裹液{滿氵右木}將底用,韶邊朋肯豈堪聞。
què cán qǐn bǎn néng liú è, yī fù fén rú zhèng lài jūn.
卻慚鋟板能流惡,一付焚如政賴君。
“兒時追膛無三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