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陰穿欲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陰穿欲盡”全詩
林陰穿欲盡,山靄近還無。
下榻聊盤礴,裁詩屢囁嚅。
道人留客意,片月出云孤。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過天竺寺》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天竺寺》是宋代詩人劉子翚所作。這首詩通過描寫作者游歷天竺寺的經歷,表達了他身臨其境的感受和對自然景物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徑聯鑣去,身疑在畫圖。
林陰穿欲盡,山靄近還無。
下榻聊盤礴,裁詩屢囁嚅。
道人留客意,片月出云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游覽天竺寺的行程,展現出一種寧靜、神秘的氛圍。詩人踏上一條狹窄的小徑,伴隨著鈴聲和馬蹄聲,仿佛自己置身于一幅畫卷之中。在茂密的樹林中穿行,直到小路即將走到盡頭時,他才近距離看到山巒的輪廓,卻仍感覺遙遠而難以觸及。
詩人下榻在天竺寺,內心感慨萬分,不禁吟詠起來。他寫詩時語言吞吐不清,屢次停頓,似乎難以找到合適的詞句來表達內心的感受。這種囁嚅、躊躇的描寫方式,使得詩詞更加生動真實,將作者的情感與讀者緊密聯系在一起。
最后兩句描繪了一位道士款待作者的情景,只有一輪明月孤單地升起在云層之上。這種景象增加了詩詞的寂靜之感,也暗示了作者與道人的深入交流,以及他在寺院中的獨特體驗。
《過天竺寺》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以及對自然景物的審美贊美,傳達了作者在天竺寺的旅途中的思考和感受,給人以寧靜、幽遠的意境。
“林陰穿欲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tiān zhú sì
過天竺寺
yī jìng lián biāo qù, shēn yí zài huà tú.
一徑聯鑣去,身疑在畫圖。
lín yīn chuān yù jǐn, shān ǎi jìn hái wú.
林陰穿欲盡,山靄近還無。
xià tà liáo pán bó, cái shī lǚ niè rú.
下榻聊盤礴,裁詩屢囁嚅。
dào rén liú kè yì, piàn yuè chū yún gū.
道人留客意,片月出云孤。
“林陰穿欲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