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苦徒宵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精苦徒宵旰”全詩
斯人異前修,撥亂旋致亂。
輕刑下益肆,厚爵臣彌叛。
聰明馳萬機,精苦徒宵旰。
鳳冕敬方袍,鸞旗游彼岸。
悠然棄從懷,臨機復難斷。
那知千佛力,不紓一寇難。
酒色覆商周,神仙蕩秦漢。
趨亡固多軌,荒迷卒同貫。
微圣常鮮終,撫岫三慨嘆。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建康六感·梁》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建康六感·梁》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同時揭示了人生境遇的無常和深思。
詩詞的中文譯文暫時未提供。
整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展開,將開圖與失國、異前修與致亂、輕刑下益肆與厚爵臣彌叛等相對立的詞語進行對比,凸顯了社會的混亂和不穩定。
詩意上,作者以開圖屬英睿、失國由昏懦的方式揭示了社會的興衰和政治的腐敗。斯人異前修、撥亂旋致亂的句子表達了作者對于能力出眾的人們能夠糾正混亂的期望,但輕刑下益肆、厚爵臣彌叛的描繪卻顯示了社會的道德敗壞和權力的背離。
詩詞中還表達了作者對聰明才智的推崇,但也暗示了聰明和努力不一定能夠改變社會的困境。鳳冕敬方袍、鸞旗游彼岸的描述表明作者對權貴和豪門的追逐,但悠然棄從懷、臨機復難斷的句子又表達了作者對追逐權勢的冷靜思考和疑慮。
最后兩句“那知千佛力,不紓一寇難。酒色覆商周,神仙蕩秦漢。”以及“趨亡固多軌,荒迷卒同貫。微圣常鮮終,撫岫三慨嘆。”則展示了作者對歷史的反思和對人生的無奈。他認為即使有千佛的力量也無法解除一國之難,同時暗示了酒色和權力的腐蝕。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描寫,以悲壯的筆調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憂慮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同時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對歷史的思考。
“精苦徒宵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àn kāng liù gǎn liáng
建康六感·梁
kāi tú shǔ yīng ruì, shī guó yóu hūn nuò.
開圖屬英睿,失國由昏懦。
sī rén yì qián xiū, bō luàn xuán zhì luàn.
斯人異前修,撥亂旋致亂。
qīng xíng xià yì sì, hòu jué chén mí pàn.
輕刑下益肆,厚爵臣彌叛。
cōng míng chí wàn jī, jīng kǔ tú xiāo gàn.
聰明馳萬機,精苦徒宵旰。
fèng miǎn jìng fāng páo, luán qí yóu bǐ àn.
鳳冕敬方袍,鸞旗游彼岸。
yōu rán qì cóng huái, lín jī fù nán duàn.
悠然棄從懷,臨機復難斷。
nǎ zhī qiān fó lì, bù shū yī kòu nán.
那知千佛力,不紓一寇難。
jiǔ sè fù shāng zhōu, shén xiān dàng qín hàn.
酒色覆商周,神仙蕩秦漢。
qū wáng gù duō guǐ, huāng mí zú tóng guàn.
趨亡固多軌,荒迷卒同貫。
wēi shèng cháng xiān zhōng, fǔ xiù sān kǎi tàn.
微圣常鮮終,撫岫三慨嘆。
“精苦徒宵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