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低豪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薄宦低豪氣”全詩
雨余榕徑冷,春晚苧田青。
薄宦低豪氣,浮生惜壯齡。
急流歸亦好,憂患飽曾經。
分類:
作者簡介(劉子翚)

劉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學家。字彥沖,一作彥仲,號屏山,又號病翁,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屬福建)人,劉韐子,劉子羽弟。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邃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著有《屏山集》。
《途中》劉子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途中》是宋代詩人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途中》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途中
小市猶依海,橫橋欲跨汀。
雨余榕徑冷,春晚苧田青。
薄宦低豪氣,浮生惜壯齡。
急流歸亦好,憂患飽曾經。
【中文譯文】
小鎮市集還依海邊,橫橋即將跨越汀岸。
雨后留下的榕樹小徑冷清,春日傍晚苧麻地青翠。
平凡的官職使人意氣低迷,短暫的一生珍惜壯年時光。
即使回到急流中也是美好的,因為憂患已經得到滿足。
【詩意和賞析】
《途中》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平凡人生的畫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與人生哲理的思考,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思索與感悟。
首句"小市猶依海,橫橋欲跨汀",以市集依海而建、橫跨汀岸的景象,展現了生活的繁忙與喧囂。這里的市集是一個象征,代表著世俗的紛擾和人們爭相追逐的欲望。
接著,詩人描繪了雨后榕樹小徑和春日傍晚的苧麻地。雨余榕徑冷,春晚苧田青,表達了一種荒涼和寂寞的情感。這里的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狀態相呼應,透露出對于個人命運的思考和無奈。
下面兩句"薄宦低豪氣,浮生惜壯齡",表達了詩人對于官場的看法和對于時光流逝的珍惜。薄宦低豪氣暗指官場的平凡和自卑,而浮生惜壯齡則表達了對于人生短暫的珍惜和惜時之情。
最后兩句"急流歸亦好,憂患飽曾經",詩人希望即使回到急流之中,也能夠感到滿足和安好。這里的急流象征著人生的奔波和無常,而憂患飽曾經則表達了對于經歷過的磨難和困苦的滿足和釋然。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和直接的表達,傳達出詩人對于人生的思考和對于平凡生活的關注。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與人生哲理的思辨,劉子翚在《途中》中表達了對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對于命運的默默接受。
“薄宦低豪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ú zhōng
途中
xiǎo shì yóu yī hǎi, héng qiáo yù kuà tīng.
小市猶依海,橫橋欲跨汀。
yǔ yú róng jìng lěng, chūn wǎn zhù tián qīng.
雨余榕徑冷,春晚苧田青。
báo huàn dī háo qì, fú shēng xī zhuàng líng.
薄宦低豪氣,浮生惜壯齡。
jí liú guī yì hǎo, yōu huàn bǎo céng jīng.
急流歸亦好,憂患飽曾經。
“薄宦低豪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