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吹雨便成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北風吹雨便成秋”全詩
嗚嗚鬼物敗人興,掩卻篷窗且睡休。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詞描繪了楊村秋雨凄涼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湖州歌九十八首》中文譯文:
恰到楊村舊馬頭,
北風吹雨便成秋。
嗚嗚鬼物敗人興,
掩卻篷窗且睡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楊村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北風吹雨的秋天景象。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世事變遷的感慨。
詩的開篇,“恰到楊村舊馬頭”,詩人選取楊村的舊馬頭作為描寫的切入點。這里的“恰到”表達了詩人剛好來到這個地方的意味。舊馬頭則象征著過去的時光,引發了詩人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懷念之情。
接著,詩人提到“北風吹雨便成秋”,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將秋天的氣息展現出來。北風吹雨是秋天的特征,也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季節的變遷。
下一句,“嗚嗚鬼物敗人興”,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這里的“嗚嗚”聲象征了悲傷和哀怨之情,它與“鬼物敗人興”形成了對比。鬼物指的是時光的流轉,它無情地將人們的興盛和輝煌都抹去。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世事無常的思考。
最后兩句,“掩卻篷窗且睡休”,呈現了詩人面對變遷和無常的態度。掩卻篷窗,意味著關閉窗戶,暫且避世休息。這里的睡休,則是一種放下身心的姿態,對于時光的流轉和世事的變遷,詩人選擇了一種超然的態度,暫時放下煩惱,追求內心的寧靜。
《湖州歌九十八首》通過對楊村秋雨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對世事變遷的思考。詩人以樸素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對光陰易逝的悲涼感嘆和對生命的深思。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使讀者在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麗之余,也引發了對人生哲理和生命意義的思考。
“北風吹雨便成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qià dào yáng cūn jiù mǎ tóu, běi fēng chuī yǔ biàn chéng qiū.
恰到楊村舊馬頭,北風吹雨便成秋。
wū wū guǐ wù bài rén xìng, yǎn què péng chuāng qiě shuì xiū.
嗚嗚鬼物敗人興,掩卻篷窗且睡休。
“北風吹雨便成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