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同館里紫蒙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會同館里紫蒙茸”全詩
簫鼓沸天回雁舞,黃羅帳幔燕三宮。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會同館里紫蒙茸,
蘭麝飄來陣陣風。
簫鼓沸天回雁舞,
黃羅帳幔燕三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湖州會同館的景象。館內散發著紫色的花朵的香氣,蘭草和麝香的香味隨風飄來。簫聲和鼓聲震蕩著天空,回旋的雁群在空中翩翩起舞,黃色的羅帳和幔帳構成了三宮的美麗場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湖州會同館的瑰麗景象。首句"會同館里紫蒙茸"以形容詞"紫蒙茸"描繪了館內紫色花朵的濃郁氣息,給人以視覺和嗅覺的雙重感受。第二句"蘭麝飄來陣陣風"通過動詞"飄來"表達了蘭草和麝香的香味隨風飄揚,增添了館內的香氣。接著,"簫鼓沸天回雁舞"形容了簫聲和鼓聲的熱烈、激昂,雁群在空中翩翩起舞,給人一種喧鬧而熱鬧的感覺。最后一句"黃羅帳幔燕三宮"以形容詞"黃"描繪了羅帳的顏色,同時暗示了華麗的場景,三宮的幔帳增添了宮廷的氛圍。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景物的色彩、香味和聲音,展示了湖州會同館的瑰麗景象。同時,運用了形容詞和動詞的修辭手法,使詩詞更加生動形象。通過這些描寫,詩人成功地將讀者帶入了湖州會同館的場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喧鬧和美麗,領略到了宋代宮廷文化的繁榮和壯麗。
“會同館里紫蒙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huì tóng guǎn lǐ zǐ méng róng, lán shè piāo lái zhèn zhèn fēng.
會同館里紫蒙茸,蘭麝飄來陣陣風。
xiāo gǔ fèi tiān huí yàn wǔ, huáng luó zhàng màn yàn sān gōng.
簫鼓沸天回雁舞,黃羅帳幔燕三宮。
“會同館里紫蒙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