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又拜平原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福王又拜平原郡”全詩
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國公。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僧道受到封賞的榮耀,儒者和王公也得到了恩寵的情景。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湖州歌九十八首
僧道恩榮已受封,
上庠儒者亦恩隆。
福王又拜平原郡,
幼主新封瀛國公。
中文譯文:
僧道已經受到了封賞的榮耀,
上庠的儒者們也得到了恩寵。
福王又加封了平原郡,
年幼的君主又被封為瀛國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們都受到恩寵和榮耀的景象。僧道代表著宗教界,他們以修行之道獲得了封賞。而上庠的儒者們代表知識分子,也得到了君王的寵愛。除此之外,福王還封賞了平原郡,而年幼的君主也被封為瀛國公。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不同人群的封賞和恩寵,展示了宋代社會中的等級制度和尊貴榮耀的分配。詩中的僧道和儒者代表了不同的社會角色,表達了他們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福王的封賞進一步加強了詩中人物的尊貴地位,而年幼的君主被封為瀛國公,顯示了他在王室中的地位的提升。
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封賞和恩寵,展示了宋代社會中的等級制度和尊貴榮耀的分配,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秩序和權力結構的觀察和思考。
“福王又拜平原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sēng dào ēn róng yǐ shòu fēng, shàng xiáng rú zhě yì ēn lóng.
僧道恩榮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
fú wáng yòu bài píng yuán jùn, yòu zhǔ xīn fēng yíng guó gōng.
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國公。
“福王又拜平原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