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蕡燭照簾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九重蕡燭照簾櫳”全詩
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書瑞奉年豐。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元量。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九重蕡燭照簾櫳,
三殿乘輿去賀冬。
金面垂慈多喜色,
史官書瑞奉年豐。
譯文:
九重蕡燭照亮帷簾,
皇帝乘坐華麗的車輦去祝賀冬天的到來。
皇帝的面容金色高貴,流露出慈愛和喜悅的神色,
史官們記錄著吉祥的征兆和豐收的年景。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莊重而喜慶的場景,詩人汪元量描寫了皇帝乘坐華麗的車輦,前往賀冬的儀式。九重蕡燭照亮帷簾,給整個場景增添了莊嚴肅穆的氛圍。皇帝的面容金色高貴,顯示出他的崇高地位和慈愛的品質。史官們記錄了吉祥的征兆和豐收的年景,預示著一個繁榮富饒的新年即將到來。
賞析:
《湖州歌九十八首》通過描繪皇帝賀冬的場景,展示了宋代朝廷的莊重和喜慶。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手法,如九重蕡燭和金面垂慈,將場景的莊嚴和喜慶表現得淋漓盡致。詩人通過描寫史官書寫瑞兆和年豐,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詩詞情感飽滿,氣氛莊重,既展示了朝廷的盛況,也寄托了作者對國家的美好祈愿。
“九重蕡燭照簾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湖州歌九十八首
jiǔ zhòng fén zhú zhào lián lóng, sān diàn shèng yú qù hè dōng.
九重蕡燭照簾櫳,三殿乘輿去賀冬。
jīn miàn chuí cí duō xǐ sè, shǐ guān shū ruì fèng nián fēng.
金面垂慈多喜色,史官書瑞奉年豐。
“九重蕡燭照簾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