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襄樊投拜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說襄樊投拜了”全詩
見說襄樊投拜了,千軍萬馬過江來。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醉歌》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醉歌》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該詩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困境的憤慨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下面是《醉歌》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援兵不遣事堪哀,
食肉權臣大不才。
見說襄樊投拜了,
千軍萬馬過江來。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種深深的悲憤情緒,詩人對于國家境況的絕望和對當權者的不滿。詩中揭示了援軍不被派遣、權臣貪婪腐敗的現實,同時也展現了對于襄樊城被攻破的消息的震驚和對于敵軍千軍萬馬壓境的恐懼。
賞析:
《醉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復雜情感。首兩句"援兵不遣事堪哀,食肉權臣大不才"直接點出了時局的困境和國家的腐敗。"援兵不遣"暗示了當時戰局不利,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援,令人痛心。"食肉權臣大不才"則揭示了權臣貪污腐敗的現象,暗含對當權者的不滿和憤慨。
接下來的兩句"見說襄樊投拜了,千軍萬馬過江來"描繪了襄樊城被攻破的消息傳來,以及敵軍大舉進犯的景象。"見說襄樊投拜了"表明詩人得知襄樊城被攻破的消息,心情震驚。"千軍萬馬過江來"形象地描繪了敵軍浩浩蕩蕩的隊伍,給人一種無法抵擋的壓迫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前途的憂慮和對戰爭的恐懼。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憤怒和憂慮,通過對時局的批判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悲觀情緒。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直接的表達方式,展示了汪元量在宋代文人中的獨特風格,對后世的詩人影響深遠。
“見說襄樊投拜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uì gē
醉歌
yuán bīng bù qiǎn shì kān āi, shí ròu quán chén dà bù cái.
援兵不遣事堪哀,食肉權臣大不才。
jiàn shuō xiāng fán tóu bài le, qiān jūn wàn mǎ guò jiāng lái.
見說襄樊投拜了,千軍萬馬過江來。
“見說襄樊投拜了”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