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秦皆趙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亡秦皆趙李”全詩
亡秦皆趙李,佐漢獨蕭曹。
國子乘黃貴,山人著白高。
飛埃猶黯黯,逝水正滔滔。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汪元量。這首詩意蘊含深遠,描述了一幅動蕩時代的景象。
詩中描繪了陵廟成為焦土、宮墻上不再生長野蒿的景象,這表明了當時國家的衰敗和動蕩。亡秦、趙李、佐漢、蕭曹等人的名字出現在詩中,暗示了歷史上的英雄和權臣在時光中逝去。國子乘黃貴、山人著白高,這兩句描述了社會中的貴族和士人,反映了社會的等級和身份之分。
詩中的"飛埃猶黯黯,逝水正滔滔",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時光流逝不止,歲月如梭的感慨。飛揚的塵土掩蓋了過去的輝煌,流水不斷奔流,象征著歷史的長河。
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感慨和對歷史的思考。通過描寫陵廟、宮墻、人物和自然景物,詩中流露出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懷,以及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度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以景物的變遷和歷史人物的消逝,表達了對時代變遷的思考,以及對歷史滄桑的感慨。它既展示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關注,也折射出個人對人生和時光流轉的深切感悟。
“亡秦皆趙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g zhōu zá shī hé lín shí tián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líng miào chéng jiāo tǔ, gōng qiáng méi yě hāo.
陵廟成焦土,宮墻沒野蒿。
wáng qín jiē zhào lǐ, zuǒ hàn dú xiāo cáo.
亡秦皆趙李,佐漢獨蕭曹。
guó zǐ chéng huáng guì, shān rén zhe bái gāo.
國子乘黃貴,山人著白高。
fēi āi yóu àn àn, shì shuǐ zhèng tāo tāo.
飛埃猶黯黯,逝水正滔滔。
“亡秦皆趙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