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多樂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多樂事”全詩
山中多樂事,世上少全人。
諸呂幾亡漢,商翁不仕秦。
柴桑深僻處,亦有晉遺民。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世間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竟夕柴門掩,無心接縉紳。
山中多樂事,世上少全人。
諸呂幾亡漢,商翁不仕秦。
柴桑深僻處,亦有晉遺民。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汪元量在杭州的閑居生活。他關閉著柴門,沒有心思接待高官顯貴。在山中,有許多令人快樂的事情,但完全全面的人卻很少。詩人提到了歷史上的一些典故,比如諸葛亮、呂布、商鞅等人,暗示了他們的命運和境遇。最后,他提到了柴桑,一個偏僻的地方,也有晉朝的遺民居住在那里,暗示了自己的隱居心態。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塵世的疏離和對人生的思考。他關閉柴門,舍棄了與權貴交往的機會,表達了他遠離塵囂、追求內心自在的心態。他認為山中有許多令人快樂的事情,但完全全面的人卻很少,這反映了他對世俗人生的淡然態度。通過提到歷史典故,詩人暗示了命運無常,即使是那些英雄豪杰也不能幸免。最后,他提到柴桑,一個偏僻的地方,卻也有晉朝的遺民,暗示了自己的隱居心態,并表達了對那些有追求的人的共鳴和敬仰。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現了詩人的胸懷和思想。詩人遠離紛擾,追求自我的生活態度,表達了對世俗名利的超脫。通過歷史典故的運用,他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歷史的滄桑,表達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人性的獨立見解。整首詩以簡潔的形式傳達了深邃的思想,引人深思。
“山中多樂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g zhōu zá shī hé lín shí tián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jìng xī zhài mén yǎn, wú xīn jiē jìn shēn.
竟夕柴門掩,無心接縉紳。
shān zhōng duō lè shì, shì shàng shǎo quán rén.
山中多樂事,世上少全人。
zhū lǚ jǐ wáng hàn, shāng wēng bù shì qín.
諸呂幾亡漢,商翁不仕秦。
chái sāng shēn pì chǔ, yì yǒu jìn yí mín.
柴桑深僻處,亦有晉遺民。
“山中多樂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