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憶陶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事憶陶家”全詩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
分類:
作者簡介(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和張尹憶東籬菊》李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名:《和張尹憶東籬菊》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詩詞原文: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
詩詞中文譯文:
傳送信函報告劉尹,何事想起陶家。
若是籬邊的菊花,山中也有這樣的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李端創作的作品,他與張尹共同回憶起東籬的菊花。詩人通過傳送信函向劉尹報告,詢問他是否記得陶家(可能是詩人和張尹共同的友人或地方)的事情。在這個問題之后,詩人提到了籬邊的菊花,暗示著他們曾經在東籬地區欣賞過這樣的花朵,而山中也有類似的花朵存在。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和友誼的回憶之情。通過提及東籬的菊花,詩人在詩中營造了一種田園般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環境中的美麗和寧靜。菊花作為秋季的代表花卉,也寓意著堅韌和清雅。詩人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友誼和美好回憶的懷念,同時也展示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喜愛。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自然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友誼和自然之美的思考和回憶之情,給人一種寧靜、恬淡的感受。
“何事憶陶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āng yǐn yì dōng lí jú
和張尹憶東籬菊
chuán shū bào liú yǐn, hé shì yì táo jiā.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
ruò wéi lí biān jú, shān zhōng yǒu cǐ huā.
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
“何事憶陶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