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扶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下扶歸”全詩
蝴蝶滿園飛。
一雙寶馬,兩行簫管,月下扶歸。
而今寂寞人何處,脈脈淚沾衣。
空房獨守,風穿簾子,雨隔窗兒。
分類: 眼兒媚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眼兒媚》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眼兒媚·記得年時想荼》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記得年時想荼。
蝴蝶滿園飛。
一雙寶馬,兩行簫管,月下扶歸。
而今寂寞人何處,脈脈淚沾衣。
空房獨守,風穿簾子,雨隔窗兒。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寞的場景,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易逝、歲月無情的主題。詩人回憶過去的時光,敘述了年少時的歡樂與自由,以及現在的孤獨和失落。他觸景生情,回憶起過去的一切,脈脈地流下了淚水。空蕩的房間,風透過簾子吹入,雨水隔斷了窗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比過去和現在的情景,以及對寂寞和離別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傷感。蝴蝶在花園中飛舞象征著年少時的歡樂和自由,而如今的詩人卻感到孤獨和迷失。寶馬和簫管是時光的符號,月下扶歸則表達了年少時的歡愉和無憂無慮。而現在,詩人孤獨地守著空房,內心充滿了悲傷和思念,淚水沾濕了衣袖。風穿簾子,雨隔窗兒,進一步加強了寂寞和離別的氛圍。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的痛苦感受。詩人通過描繪寂寞和空虛的景象,抒發了他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沉蕭瑟之感,引發讀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的思考。
“月下扶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ǎn ér mèi
眼兒媚
jì de nián shí xiǎng tú.
記得年時想荼。
hú dié mǎn yuán fēi.
蝴蝶滿園飛。
yī shuāng bǎo mǎ, liǎng xíng xiāo guǎn, yuè xià fú guī.
一雙寶馬,兩行簫管,月下扶歸。
ér jīn jì mò rén hé chǔ, mò mò lèi zhān yī.
而今寂寞人何處,脈脈淚沾衣。
kōng fáng dú shǒu, fēng chuān lián zi, yǔ gé chuāng ér.
空房獨守,風穿簾子,雨隔窗兒。
“月下扶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