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奏朝廷乞太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表奏朝廷乞太師”全詩
孤舟走過揚州去,表奏朝廷乞太師。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越州歌二十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越州歌二十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組詩歌作品。以下是對這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越州歌二十首》的中文譯文:
脫卻黃袍心莫斯,
魏王事業止於斯。
孤舟走過揚州去,
表奏朝廷乞太師。
詩意和賞析:
《越州歌二十首》描繪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故事,其中涉及到魏王的事業和他在越州的經歷。詩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詩句“脫卻黃袍心莫斯”表達了主人公的心境。黃袍象征著皇權和尊貴,而“脫卻黃袍”則意味著放下權位和個人利益的追求。詩人在這句中傳達了一個深刻的思想,即放下權力和物質的束縛,追求內心的真正價值。
接著,“魏王事業止於斯”暗示了魏王在越州的事業告一段落。這句話表達了一種遺憾和無奈之情,暗示著魏王在越州所追求的目標最終未能實現,或者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停滯不前。
緊接著的兩句“孤舟走過揚州去,表奏朝廷乞太師”,描述了主人公孤身一人乘舟離開越州,前往揚州向朝廷上表請求擔任太師一職。這里的孤舟象征著主人公單獨面對困境和挑戰,表達了他奮發向前、追求理想的決心。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人追求內在價值、放下權力、追求理想的心路歷程。通過簡短而含蓄的語言,詩人傳達了一種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引發讀者對于個人追求和內心探索的思考。這些思考和情感在宋代社會背景下,對于那個時期的人們來說,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價值。
“表奏朝廷乞太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zhōu gē èr shí shǒu
越州歌二十首
tuō què huáng páo xīn mò sī, wèi wáng shì yè zhǐ yú sī.
脫卻黃袍心莫斯,魏王事業止於斯。
gū zhōu zǒu guò yáng zhōu qù, biǎo zòu cháo tíng qǐ tài shī.
孤舟走過揚州去,表奏朝廷乞太師。
“表奏朝廷乞太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