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那年三五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記得那年三五夜”全詩
記得那年三五夜,快行擎駕倒行歸。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越州歌二十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越州歌二十首》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通過描繪越州的景色和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
詩中描述了鰲山的景色,以及山上的燈火和皎潔的月光照亮了人們歡笑嬉戲的場景。宣德門前聚集了眾多美麗的女子,象征著繁華的場所。詩人回憶起過去的某個三五之夜,他在快馬的駕駛下疾馳歸來。這句描寫暗示了詩人年輕時的豪情壯志和奔放不羈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以描繪越州的美景為主線,通過對景物和場景的刻畫,展現了一幅繁華熱鬧、歡樂祥和的畫面。同時,詩人通過回憶和追憶的手法,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這首詩給人一種愉悅、懷舊和思考人生的情緒。
這首詩的譯文和賞析如下:
越州歌二十首
鰲山燈月照人嬉,
宣德門前萬玉姬。
記得那年三五夜,
快行擎駕倒行歸。
譯文:
燈火和月光照亮了鰲山,人們在那里歡笑嬉戲,
宣德門前聚集了眾多美麗的女子。
記得那年的某個三五之夜,
我騎著快馬倒行歸來。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越州的美景為主題,通過描繪鰲山的燈火和月光,以及宣德門前的萬玉姬,展現了一個繁華熱鬧、歡樂祥和的場景。詩人運用細膩的描寫手法,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種歡樂和活力。
詩人通過回憶的方式,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他在快馬的駕駛下倒行歸來,這句描述暗示了詩人年輕時的豪情壯志和奔放不羈的生活態度。整首詩給人一種愉悅、懷舊和思考人生的情緒,引發讀者對于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思考。
“記得那年三五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zhōu gē èr shí shǒu
越州歌二十首
áo shān dēng yuè zhào rén xī, xuān dé mén qián wàn yù jī.
鰲山燈月照人嬉,宣德門前萬玉姬。
jì de nà nián sān wǔ yè, kuài xíng qíng jià dào xíng guī.
記得那年三五夜,快行擎駕倒行歸。
“記得那年三五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