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荻颼颼風亂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蘆荻颼颼風亂吹”全詩
淮南兵后人煙絕,新鬼啾啾舊鬼啼。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二》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二》是宋代詩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蘆荻颼颼風亂吹,
戰場白骨暴沙泥。
淮南兵后人煙絕,
新鬼啾啾舊鬼啼。
【中文譯文】
蘆葦和蘆荻在風中沙沙作響,
戰場上堆滿了白骨和暴露的泥土。
淮南的戰士離去后,人煙消失殆盡,
新來的鬼魂嗡嗡作響,舊有的鬼魂哭泣不止。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爭后湖州地區的凄涼景象。作者通過蘆葦和蘆荻在風中颯颯作響的描寫,傳達了荒涼、寂寥的感覺。戰場上堆滿了白骨和暴露的泥土,形容了戰爭的殘酷和傷亡的慘狀。淮南地區曾經繁榮的景象已經消失,人們的生活和繁衍也被戰爭徹底摧毀。新來的鬼魂發出嗡嗡的聲音,舊有的鬼魂哭泣不止,表達了詩人對戰爭帶來的深重傷痛和痛惜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戰爭的殘酷與湖州地區的荒涼景象,展現了作者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對人間悲劇的關注。通過描寫蘆葦和蘆荻的聲音、戰場上的白骨以及新舊鬼魂的形象,詩人巧妙地運用了象征手法,使得詩詞更具意境和想象力。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戰爭的痛恨和對生命的珍視,給人以深思和震撼。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戰爭殘酷和人間苦難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痛心和對和平的渴望。它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傳遞出深刻的情感和強烈的社會關懷,使讀者在感受到戰爭的殘酷之余,也對和平與人間之美產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蘆荻颼颼風亂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sān shí èr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二
lú dí sōu sōu fēng luàn chuī, zhàn chǎng bái gǔ bào shā ní.
蘆荻颼颼風亂吹,戰場白骨暴沙泥。
huái nán bīng hòu rén yān jué, xīn guǐ jiū jiū jiù guǐ tí.
淮南兵后人煙絕,新鬼啾啾舊鬼啼。
“蘆荻颼颼風亂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