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首陽二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餓死首陽二子”全詩
劉項稱王稱霸,關張無命無功。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讀史》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史》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詩中描述了歷史上一些悲壯而無奈的人物和事件,通過對這些歷史片段的描寫和思考,傳達了一種深沉的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如下:
讀史
餓死首陽二子,
偷生商嶺四翁。
劉項稱王稱霸,
關張無命無功。
【中文譯文】
讀史之中,
有兩兄弟餓死在首陽,
有四老者在商嶺偷生。
劉備、項羽都自稱王霸,
而關羽、張飛卻無功無命。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示了歷史上一些人物的悲慘命運和無奈境遇。首先,詩中提到了兩兄弟餓死在首陽,這可能指的是歷史上某個時期的戰亂或災荒,使得人們無法維持生計,不得不餓死。這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無奈和對弱者命運的關注。
接著,詩中提到了四位老者在商嶺偷生。商嶺可能是指一個避難所或邊遠地區,這四位老者可能是為了生存而逃離戰亂或災難,選擇了偷偷生活下去。這里展示了歷史上一些人們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艱難選擇,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苦難。
而后,詩中提到了劉備和項羽,兩位歷史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他們都自稱王霸,力圖統一天下。然而,關羽和張飛卻沒有取得什么具體的成就,無功無命。這可能暗示了歷史上強者并非總能獲得成功,而有些英雄可能被時代和環境所束縛,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有力的文字,以點到線的方式呈現了歷史中一些悲壯而無奈的人物和事件,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詩意在于反思歷史對于個體命運的影響,探討人生的無奈和選擇的困境。同時,這也是對于權力和成功的一種審視,提醒人們不要忽視那些默默無聞、無功無名的人們,因為歷史的潮流往往不是由個別英雄所決定的。
“餓死首陽二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hǐ
讀史
è sǐ shǒu yáng èr zi, tōu shēng shāng lǐng sì wēng.
餓死首陽二子,偷生商嶺四翁。
liú xiàng chēng wáng chēng bà, guān zhāng wú mìng wú gōng.
劉項稱王稱霸,關張無命無功。
“餓死首陽二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