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傷哉竹徑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鄰里傷哉竹徑荒”全詩
鳴鳩孔燕歸何處,野草閑花護短墻。
英雄去矣柴門閉,鄰里傷哉竹徑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漁父濯滄浪。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草堂》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草堂》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描繪了一幅草堂荒涼、英雄離去的景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子美西來筑此堂,
浣花春水共凄涼。
鳴鳩孔燕歸何處,
野草閑花護短墻。
英雄去矣柴門閉,
鄰里傷哉竹徑荒。
安得山瓶盛乳酒,
送分漁父濯滄浪。
詩意和賞析:
《草堂》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荒涼的景象,表達了對英雄離去和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的"子美"指的是子美山,"堂"則是指草堂。
首句"子美西來筑此堂"揭示了草堂的建造者子美的身份和他在西方的歸來,這使得草堂有了一種特殊的意義和價值。"浣花春水共凄涼"這句描述了草堂周圍的景色,草木凋零,春水冷涼,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這種凄涼的景象與下文的離別和荒涼形成了對比。
接下來的兩句"鳴鳩孔燕歸何處,野草閑花護短墻"表達了詩人對離去的親友的思念之情。鳴鳩和孔燕是古代常見的鳥類,它們歸巢的方向被詩人用來暗示親友離去的方向。野草和閑花則象征著詩人的孤寂,護短墻則表示他們對草堂的留戀和保護。
下文"英雄去矣柴門閉,鄰里傷哉竹徑荒"表達了對英雄離去的感慨和對鄰里關系疏遠的傷感。柴門閉表示英雄已經離開,荒廢的竹徑則暗示了鄰里之間疏遠的現象。詩人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離去和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悲傷。
最后兩句"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漁父濯滄浪"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生活的期望。"山瓶盛乳酒"象征著豐盛和歡樂,"送分漁父濯滄浪"則表達了希望能夠與漁父一同享受自然之美和寧靜的心境。
整首詩以凄涼的景色和離去的英雄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逝去時光和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透露出對和諧鄰里關系和自然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現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期待和追求。
“鄰里傷哉竹徑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ǎo táng
草堂
zi měi xī lái zhù cǐ táng, huàn huā chūn shuǐ gòng qī liáng.
子美西來筑此堂,浣花春水共凄涼。
míng jiū kǒng yàn guī hé chǔ, yě cǎo xián huā hù duǎn qiáng.
鳴鳩孔燕歸何處,野草閑花護短墻。
yīng xióng qù yǐ zhài mén bì, lín lǐ shāng zāi zhú jìng huāng.
英雄去矣柴門閉,鄰里傷哉竹徑荒。
ān dé shān píng shèng rǔ jiǔ, sòng fēn yú fù zhuó cāng láng.
安得山瓶盛乳酒,送分漁父濯滄浪。
“鄰里傷哉竹徑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