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雨綿云五月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絲雨綿云五月寒”全詩
行軍元帥來相探,折送駝峰炙一盤。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七》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七》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絲雨綿云五月寒,
湖州的五月天,綿綿細雨紛紛灑下,云層繚繞,寒意依然。這里描繪了湖州五月的氣候特點。
淮堧遺老笑儒冠。
湖州的老人們仍然笑容滿面,身著傳統的儒冠。這句表達了湖州人民保持傳統文化的習俗和態度。
行軍元帥來相探,
一位行軍的元帥來到湖州,探望湖州的情況。這句表達了湖州的重要地位,吸引了元帥的關注。
折送駝峰炙一盤。
我折下一片肥美的駝峰肉,烤熟獻給元帥。這句描繪了主人熱情好客,用最美味的食物款待來訪的元帥。
這首詩詞通過對湖州五月天氣、老人們的傳統著裝、元帥的到訪以及主人的盛情款待的描繪,展示了湖州的風土人情和人民的熱情好客。它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詩中的細膩描寫和情感表達使得讀者能夠感受到湖州的美麗和深厚的人文底蘊。
“絲雨綿云五月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sì shí qī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七
sī yǔ mián yún wǔ yuè hán, huái ruán yí lǎo xiào rú guān.
絲雨綿云五月寒,淮堧遺老笑儒冠。
xíng jūn yuán shuài lái xiāng tàn, zhé sòng tuó fēng zhì yī pán.
行軍元帥來相探,折送駝峰炙一盤。
“絲雨綿云五月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