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宿官郵悲故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屢宿官郵悲故鄉”全詩
春別浙江花似霧,秋行磧地草如霜。
時沽市酒借余景,屢宿官郵悲故鄉。
滿目故人皆厚祿,吾儕添得兩奚囊。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詩詞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離開故鄉的情景以及在外漂泊時的遭遇和感受。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昔年去國大蒼黃,
同舍諸生半死亡。
春別浙江花似霧,
秋行磧地草如霜。
這里的“昔年去國大蒼黃,同舍諸生半死亡”表達了作者離開故鄉、背井離鄉的感受,描述了他離開家鄉后的艱辛和困苦。他與同舍的學友們一同離開故土,度過了一段艱苦的時光。
“春別浙江花似霧,秋行磧地草如霜”這兩句通過描繪春天離別時浙江的花朵如霧一般美麗,秋天行走在磧地(指沙漠)上時草地上覆蓋的霜景,展現了作者在離鄉漂泊中對美好自然景物的感慨與思念。
時沽市酒借余景,
屢宿官郵悲故鄉。
滿目故人皆厚祿,
吾儕添得兩奚囊。
這兩句描繪了作者在外旅行時的生活狀態。他時常在市場上購買酒,借酒消愁,寄托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頻繁地在官方驛站暫住,感嘆著官員們在外任職的富貴和他們的故鄉之行。然而,他身無分文,只能添得兩個皮囊(指空空如也),形容自己的貧窮。
整首詩以離鄉漂泊的主題展開,通過描繪作者的身世遭遇和內心感受,表達了他對故鄉的思念和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感慨。詩中所描繪的景物和生活細節,以及對故鄉、友情和人生境遇的思考,都展現了汪元量對離鄉別井的深情眷戀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表達方式,通過對具體場景的描繪,展示了作者的真情實感。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情感的流動,引發讀者對家園、友情和人生意義等話題的共鳴。
“屢宿官郵悲故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áng lǜ jì chéng fù fèng shān tí jǔ shí shǒu
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
xī nián qù guó dà cāng huáng, tóng shě zhū shēng bàn sǐ wáng.
昔年去國大蒼黃,同舍諸生半死亡。
chūn bié zhè jiāng huā shì wù, qiū xíng qì dì cǎo rú shuāng.
春別浙江花似霧,秋行磧地草如霜。
shí gū shì jiǔ jiè yú jǐng, lǚ sù guān yóu bēi gù xiāng.
時沽市酒借余景,屢宿官郵悲故鄉。
mǎn mù gù rén jiē hòu lù, wú chái tiān dé liǎng xī náng.
滿目故人皆厚祿,吾儕添得兩奚囊。
“屢宿官郵悲故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