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滿玉闌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滿玉闌干”全詩
縱有春光在,人誰看牡丹。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廢宅》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廢宅》是宋代詩人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王侯眾多的宅邸,如今已經廢棄,長滿了青草,玉欄扶手也已經破損。雖然依然有著美麗的春光存在,但沒有人會來欣賞那盛開的牡丹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廢棄的宅邸景象,通過對王侯宅邸的描寫,表達了人事更迭、榮枯無常的主題。宅邸昔日的輝煌與繁華已經成為過去,如今只剩下一片廢墟,與它曾經的輝煌形成鮮明的對比。雖然春光依然美好,但由于宅邸的廢棄,再美的景色也無人賞析,反映了人們對于物質財富的冷漠和對于過往榮耀的遺忘。
賞析:
《廢宅》通過對廢棄宅邸的描繪,以及與春光和牡丹花的對比,傳達了世事無常、興衰榮辱的哲理。宅邸的廢棄象征著人事的更迭和物質的消逝,而春光和牡丹花則象征著美好和繁榮。對比之下,詩人通過寫景來表達對于過往榮耀的懷念和對于物質財富的冷漠。詩中的王侯多第宅是一種象征,代表著富貴和權勢,然而即使有再多的財富和地位,終究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逝去。而詩人通過這幅廢宅的景象,提醒人們要珍惜當下,不要過分追求虛榮和物質,而是應該注重內心的豐富和精神的追求。
“草滿玉闌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i zhái
廢宅
wáng hóu duō dì zhái, cǎo mǎn yù lán gān.
王侯多第宅,草滿玉闌干。
zòng yǒu chūn guāng zài, rén shuí kàn mǔ dān.
縱有春光在,人誰看牡丹。
“草滿玉闌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