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東歸便北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向東歸便北歸”全詩
楊柳渡頭村店里,青裙女子賣烏柙。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竹枝歌十首》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枝歌十首》是宋代作家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湘江日落時,帆船在飛速穿行的景象。詩詞通過對楊柳渡頭的村店和一位穿著青裙的女子賣卜的情景的描寫,展現了鄉村的寧靜和生活的細微之處。
這首詩詞使用了簡練而優美的語言,通過描寫湘江夕陽下的帆船飛行,表現了湘江的壯麗景色和繁忙的船只往來。作者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帆船的航行方向與東歸和北歸進行對比,突顯了帆船的迅疾和不拘束的特點。
在詩詞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楊柳渡頭的村店為背景,描繪了一位穿著青裙的女子賣烏柙的情景。這一描寫給人一種寧靜而恬靜的感覺,仿佛時間在這里凝固。青裙女子賣烏柙的場景似乎是對鄉村生活的真實寫照,展現了平凡而真實的生活細節。
整首詩詞通過對湘江的描繪和對鄉村生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平凡生活的熱愛和贊美。它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人們平凡生活中的美好瞬間,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不向東歸便北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zhī gē shí shǒu
竹枝歌十首
xiāng jiāng rì luò luàn fān fēi, bù xiàng dōng guī biàn běi guī.
湘江日落亂帆飛,不向東歸便北歸。
yáng liǔ dù tóu cūn diàn lǐ, qīng qún nǚ zǐ mài wū xiá.
楊柳渡頭村店里,青裙女子賣烏柙。
“不向東歸便北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