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樓觀青紅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西樓觀青紅濕”全詩
花飛廢苑憐銅馬,草沒荒墳臥石羊。
人在醉中春已晚,客於愁處日偏長。
林西樓觀青紅濕,又遜僧官燕梵王。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孤山和李鶴田》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孤山和李鶴田》是宋代汪元量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湖邊的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荏苒和英雄逝去的哀思。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孤山和李鶴田
湖上悲風舞白楊,
英雄凋盡只堪傷。
花飛廢苑憐銅馬,
草沒荒墳臥石羊。
人在醉中春已晚,
客於愁處日偏長。
林西樓觀青紅濕,
又遜僧官燕梵王。
這首詩以湖上的景色作為詩的背景,通過描繪孤山間悲涼的風景,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英雄和光陰流逝的感傷之情。白楊樹隨風起舞,凄涼的風聲在湖上回蕩,這一景象勾起了作者對英雄的思念之情,同時也引發了他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反思。
詩中提到了廢棄的苑囿和被草覆蓋的荒墳,這些景象象征著曾經輝煌的帝王江山和英雄們的歸去。銅馬和石羊代表了當時的陵墓文化,現在已被歲月的洗禮所掩埋。
接下來,詩中轉折出現了作者自身的感慨。他說人已經在醉酒中渡過了大半生,而春天已經逐漸過去,時間的流逝使得心中的愁苦更加深重,日子也變得異常漫長。這里,作者以自己的感受呼應前文的凄涼景色,強調了人生短暫和時光不可挽回的主題。
最后兩句描寫了林西樓觀的景色,青紅濕潤的景象展示出一種寂寥和蕭瑟之感,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詩中的“僧官燕梵王”是對過去輝煌時代的一種諷刺和自嘲,暗指現實中的失落和無奈。
《孤山和李鶴田》通過對湖邊景色的描繪,以及對英雄逝去和時光流轉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易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之情。通過揭示歷史的變遷和個人的沉思,這首詩詞傳達了一種深沉的哀思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林西樓觀青紅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hān hé lǐ hè tián
孤山和李鶴田
hú shàng bēi fēng wǔ bái yáng, yīng xióng diāo jǐn zhǐ kān shāng.
湖上悲風舞白楊,英雄凋盡只堪傷。
huā fēi fèi yuàn lián tóng mǎ, cǎo méi huāng fén wò shí yáng.
花飛廢苑憐銅馬,草沒荒墳臥石羊。
rén zài zuì zhōng chūn yǐ wǎn, kè yú chóu chù rì piān cháng.
人在醉中春已晚,客於愁處日偏長。
lín xī lóu guān qīng hóng shī, yòu xùn sēng guān yàn fàn wáng.
林西樓觀青紅濕,又遜僧官燕梵王。
“林西樓觀青紅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四緝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