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花相對學吹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花相對學吹簫”全詩
錦幔籠船人似玉,隔花相對學吹簫。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西湖舊夢》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湖舊夢》是宋代詩人汪元量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美麗的西湖景色和其中發生的一段動人的場景。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芙蓉照水桂香飄,
在這首詩中,作者通過描繪西湖的景色,用芙蓉花照映在水面上、桂樹的香氣飄散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美麗的畫面。芙蓉花和桂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象征,它們代表著高雅和純潔。
車馬紛紛度六橋。
這一句描述了車馬來往穿過西湖上的六座橋的繁忙景象。六橋是指連接西湖兩岸的六座橋梁,象征著西湖的繁華和熱鬧。車馬紛紛的景象也暗示著現實生活的喧囂和忙碌。
錦幔籠船人似玉,
這句話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景象,船上的人們身披錦緞船簾,宛如玉人一般。錦緞的華麗和人們的美貌相互映襯,給人一種高雅和精致的感覺。
隔花相對學吹簫。
最后一句詩描述了一幅隔花對峙的景象,人們在花叢中相對而坐,彼此學習吹簫。這里的“隔花”意味著人們在花叢中隔著花朵相互對望。吹簫是一種古老的音樂形式,象征著人們在這樣美麗的環境中共享藝術和文化。
《西湖舊夢》這首詩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結合。作者利用花朵、橋梁、船簾等元素,將美景與人情相融合,給人一種高雅、唯美的感受。整首詩以清新、細膩的語言描寫了一幅美麗的畫面,使讀者仿佛置身于西湖之中,感受到其中的寧靜與韻味。這首詩也傳遞出對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贊美,以及對藝術和文化的熱愛與追求。
“隔花相對學吹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ú jiù mèng
西湖舊夢
fú róng zhào shuǐ guì xiāng piāo, chē mǎ fēn fēn dù liù qiáo.
芙蓉照水桂香飄,車馬紛紛度六橋。
jǐn màn lóng chuán rén shì yù, gé huā xiāng duì xué chuī xiāo.
錦幔籠船人似玉,隔花相對學吹簫。
“隔花相對學吹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