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燭西窗共笑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剪燭西窗共笑歡”全詩
落魄蘇秦今席暖,猖狂阮籍尚氈寒。
山中客老干莖白,海上人歸一寸丹。
世事本來愁不得,乾坤只好醉時看。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答林石田見訪有詩相勞》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林石田見訪有詩相勞》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偶然攜帶著降幟立于詩壇,點燃燭光,與林石田一起歡笑。失勢的蘇秦今天坐在舒適的座位上,狂放的阮籍尚且感到寒冷。山中的客人已年老,干莖已經變白;海上的人們回到了寸土之地。世事本來沒有必要憂愁,乾坤只需在醉酒時來觀看。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幽默輕松的語調描繪了汪元量與林石田的友誼。詩人表達了對人生的豁達和對世事的淡泊態度。他將自己與歷史上的蘇秦和阮籍相比較,傳達了人生的起伏和變遷,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感慨。最后,詩人以酒醉的狀態來看待世界,表達了對人生的豁然開朗和超脫。
賞析:
這首詩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不同人物和境遇的描繪,展現了人生的起伏和變遷。詩人通過描寫自己與林石田共同歡笑的情景,表達了友誼的珍貴和樂趣。他用落魄的蘇秦和猖狂的阮籍來對比自己和林石田的境遇,以此凸顯了人生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
詩中的山中客人和海上人歸的描寫,表達了歲月的流轉和人生的歸宿。山中客人已年老,干莖已白,顯示了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海上人歸一寸丹,則暗示著人們最終歸于塵土,寸土之地。
最后兩句“世事本來愁不得,乾坤只好醉時看”,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超然態度。詩人認為世事本來沒有必要憂愁,而是應該以醉酒的心境來看待,把握人生的瞬間和美好。
整首詩以輕松幽默的語調,表達了對友誼、人生變遷和世事的豁達態度。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詩人展現了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給人以啟發和思索。
“剪燭西窗共笑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ín shí tián jiàn fǎng yǒu shī xiāng láo
答林石田見訪有詩相勞
ǒu xié jiàng zhì lì shī tán, jiǎn zhú xī chuāng gòng xiào huān.
偶攜降幟立詩壇,剪燭西窗共笑歡。
luò tuò sū qín jīn xí nuǎn, chāng kuáng ruǎn jí shàng zhān hán.
落魄蘇秦今席暖,猖狂阮籍尚氈寒。
shān zhōng kè lǎo gàn jīng bái, hǎi shàng rén guī yī cùn dān.
山中客老干莖白,海上人歸一寸丹。
shì shì běn lái chóu bù dé, qián kūn zhǐ hǎo zuì shí kàn.
世事本來愁不得,乾坤只好醉時看。
“剪燭西窗共笑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