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白晝虎成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南徐白晝虎成陣”全詩
南徐白晝虎成陣,北固黃昏鴉打圍。
亂后江山元歷歷,愁邊楊柳極依依。
櫂歌漁子無些事,網得時魚換酒歸。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京口野望》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京口野望》是宋代汪元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岸邊的人家插上酒旗,
受降城下的客人行走稀。
南方徐徐白晝成了虎陣,
北方固守的城黃昏被鴉圍。
亂世過后,江山變得清晰可見,
憂愁的邊緣,楊柳枝枝依依。
劃歌的漁子無憂無慮,
在捕魚時,網中的魚換成了酒,歸去了。
詩意:
《京口野望》描繪了一個動蕩時期的景象,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時局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詩中通過對京口的描繪,展現了戰火紛飛后的凄涼景象,受降城下的客人寥寥無幾,南方的景象雖然明媚,但卻隱藏著危險,北方的城池被敵人圍困,黃昏時分更顯凄涼。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欣慰,亂世之后,江山依然清晰可見,楊柳依依,生命的力量和堅韌在詩中得以展示。
賞析:
《京口野望》以簡潔的詞句描繪了一個動蕩時期的景象,通過對南北兩地景象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戰亂時期的憂愁和對家國命運的關切。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南方和北方的景物,折射出時局的艱難和人民的苦難,同時也蘊含了作者對家園的眷戀和對美好未來的期許。詩中的漁子形象富有生活氣息,他們無憂無慮地劃歌捕魚,這種形象象征著普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和平安寧的期待。整首詩詞意境獨特、意蘊深遠,既展現了戰亂年代的凄涼,又透露出對希望和美好未來的渴望。
“南徐白晝虎成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kǒu yě wàng
京口野望
bàng àn rén jiā chā jiǔ qí, shòu xiáng chéng xià kè xíng xī.
傍岸人家插酒旗,受降城下客行稀。
nán xú bái zhòu hǔ chéng zhèn, běi gù huáng hūn yā dǎ wéi.
南徐白晝虎成陣,北固黃昏鴉打圍。
luàn hòu jiāng shān yuán lì lì, chóu biān yáng liǔ jí yī yī.
亂后江山元歷歷,愁邊楊柳極依依。
zhào gē yú zi wú xiē shì, wǎng de shí yú huàn jiǔ guī.
櫂歌漁子無些事,網得時魚換酒歸。
“南徐白晝虎成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二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