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蕪冉冉落群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蕪冉冉落群烏”全詩
后皇廟里花何在,煬帝隄邊柳亦枯。
陂麥青青嘶亂馬,城蕪冉冉落群烏。
人生聚散愁無盡,且小停鞭向酒罏。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揚州》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揚州》是汪元量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以揚州為背景,通過描繪城市景觀和抒發個人情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離散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重到揚州十載余,
畫橋雨過月模糊。
后皇廟里花何在,
煬帝隄邊柳亦枯。
陂麥青青嘶亂馬,
城蕪冉冉落群烏。
人生聚散愁無盡,
且小停鞭向酒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揚州為寫景背景,展現了詩人對揚州的回憶和思考。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作者重返揚州已經過去十多年的情景,描繪了雨后的畫橋和月亮被雨水模糊的景象,通過雨水的模糊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記憶的模糊。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皇廟里的花已經不再,煬帝(南宋時的皇帝)隄邊的柳樹也已經枯萎。這里,皇廟和柳樹象征著揚州的昔日輝煌和繁榮,但如今已經逝去。
接下來的兩句描寫了現實中的景象,陂中的麥田青翠,馬嘶聲此起彼伏,城中的蕪雜草木冉冉生長,成群的烏鴉在其中盤旋。這些景象透露出一種荒涼、寂寥和蕭瑟的氛圍,與前文中揚州的昔日輝煌形成鮮明對比,也暗示了歲月的變遷和人事的離散。
最后兩句表達了人生聚散的無盡愁緒,鞭子停下,停下行進的步伐,停下對人生的思考,轉而傾向于痛飲美酒,以逃離思慮和煩憂。這種飲酒的行為可視為一種釋放和放松,同時也是詩人對人生煩惱的一種反抗。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揚州為背景,通過對城市景觀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抒發,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昔日輝煌的思考以及對人生聚散和離別的感慨。詩中的景物描寫與內心情感的交融,給人一種凄涼、蕭瑟的意境,以及對光陰易逝、人事如夢的深刻思考。
“城蕪冉冉落群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áng zhōu
揚州
zhòng dào yáng zhōu shí zài yú, huà qiáo yǔ guò yuè mó hu.
重到揚州十載余,畫橋雨過月模糊。
hòu huáng miào lǐ huā hé zài, yáng dì dī biān liǔ yì kū.
后皇廟里花何在,煬帝隄邊柳亦枯。
bēi mài qīng qīng sī luàn mǎ, chéng wú rǎn rǎn luò qún wū.
陂麥青青嘶亂馬,城蕪冉冉落群烏。
rén shēng jù sàn chóu wú jìn, qiě xiǎo tíng biān xiàng jiǔ lú.
人生聚散愁無盡,且小停鞭向酒罏。
“城蕪冉冉落群烏”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